裹创
拼音:guǒ chuàng
注音:ㄍㄨㄛˇ ㄔㄨㄤˋ

裹创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1.亦作"裹疮"。 2.包扎伤口。

引证解释:

⒈ 亦作“裹疮”。包扎伤口。

《后汉书·吴汉传》:“诸将谓汉曰:‘大敌在前而公伤卧,众心惧矣。’ 汉乃勃然裹创而起,椎牛饗士。”
唐张巡《守睢阳作》诗:“裹疮犹出阵,饮血更登陴。”
郭孝成《民国各团体之组织》:“惟是前敌救护裹创扶伤,本属男子较长。”

国语词典:

包扎受伤的伤口。

网络解释:

裹创

  • 裹创,guǒ chuàng,包扎伤口出自《后汉书·吴汉传》。
    • 1、我家妇女,平时当制征衣,战时当裹创视疾。
    • 2、汉乃勃然裹创而起,椎牛飨士,慰勉之,士气自倍。
    • 3、汉听言未毕,便跃然起坐,裹创出帐,椎牛飨士,下令军中道“贼众虽多,统皆乌合,胜不相让,败不相救,并没有什么忠义。
    • 4、抗战中她和中国女性一样为中国伤兵治疗裹创,不辞劳苦。
    • 5、我团长吴坚、徐孝安,裹创指挥,坚不后撤,奇伟以敌战车胁我侧背,即改以主力军置沪大公路西,固守严宅迄陶家宅线。 
    • 6、攻击中堡山,官兵神勇,力搏敌垒,前赴后继,争相先登,受伤不退,裹创杀敌……尤属英烈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guǒ
    • 注音ㄍㄨㄛˇ
    • 笔划1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JSE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(用纸、布或其他片状物)缠绕;包扎:包~|~腿|用绷带把伤口~好。

    (2)(动)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:匪军撤退时;~走了几个村子的人。

    (3)(动)〈方〉吸(奶):小孩儿一生下来就会~奶。

    • 拼音chuàng,chuāng
    • 注音ㄔㄨㄤˋ,ㄔㄨㄤ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WBJH
    • 五行

    chuàng

    1. 开始,开始做:创造。创制。首创。开创。创立。创演。创议。

    chuāng

    1. 伤:创伤。创口。创巨痛深(喻遭受重大的损失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