途次
拼音:tú cì
注音:ㄊㄨˊ ㄘˋ

途次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途次túcì

(1) 途中停留;旅途中住宿的地方

stopover;travellers' loadging

引证解释:

⒈ 半路上;旅途中的住宿处。

宋苏轼《与张朝请书》之一:“某已到琼,过海无虞,皆託餘庇……途次裁谢,草草不宣。”
元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二折:“我为你撇弔了家私,远远的寻途次,恨不能五六里安箇堠子。”
明汪廷讷《狮吼记·赏春》:“小弟有一弟,千里远归,途次幸保无事。”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菱角》:“女泣不盥櫛,家中强置车上,途次,女颠堕其下。”
李大钊《一八七一年的巴黎“康妙恩”》:“鲁将军被捕了。午后在解往他处的途次为震怒的群众所杀。”

⒉ 停留;住宿。

清葆光子《物妖志·兽类·狐》:“唐兖州李参军,拜职赴土,途次新郑逆旅。”

国语词典:

旅途中住宿的地方。

网络解释:

途次

  • 途次的意思是途中停留;旅途中住宿的地方
    • 1、燕帖木儿一入京师,即遣卫兵及干役赴东安州,去迎泰定后妃,嘱以途次小心。
    • 2、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;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。
    • 3、国藩在南昌闻报,亲赴九江劳师,途次闻萧启江、刘长佑二军,已夺得袁州;其弟国荃,亦组成一部吉字军,由萍乡入会周凤山,攻取安福。
    • 4、旋与父老告别,狼狈南下,途次又接着廷寄,略称伯颜罪重罚轻,应再行加罚,安置南恩州阳春县。
    • 5、嵩就征赴都,途次投宿下亭,有数盗前往窃马,闻知为嵩所乘,互相责让道“孔仲山乃南阳善士,怎可盗他坐骑呢?”。
    • 6、二将领命前行,途次探得消息,系是武周部将尉迟恭字敬德。 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ㄊㄨˊ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WTPI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路;道路:旅~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ㄘˋ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UQWY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次序;顺序:依~进行。

    (2)(数)第二:~日。

    (3)(形)质量较差:~品。

    (4)(量)回、趟:第一~。

    (5)(名)中间:襄~。

    (6)(名)出外远行路上暂行居住的处所:舟~。

    (7)(名)姓。

    (8)(形)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:~氯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