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椽
拼音:cǎi chuán
注音:ㄘㄞˇ ㄔㄨㄢˊ

采椽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栎木或柞木椽子。言俭朴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栎木或柞木椽子。言俭朴。

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尧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翦,采椽不斲。”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堂高三尺,土阶三等,茅茨不翦,采椽不刮。”
司马贞索隐引韦昭曰:“采椽,櫟榱也。”
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茅屋采椽,是以贵俭。”
颜师古注:“采,柞木也。”
宋苏轼《超然台记》:“去雕墙之美,而蔽采椽之居。”
章炳麟《訄书前录·客帝匡谬》:“夫苟怠惰苟安,虽采椽茅茨,若自处於臣虏,可以亡国。”

网络解释:

采椽

  • 采椽,是汉语词汇,出自《韩非子·五蠹》,解释为栎木或柞木椽子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cǎi,cài
    • 注音ㄘㄞˇ,ㄘㄞˋ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ESU
    • 五行

    cǎi

    1. 摘取:采撷。采花。采摘。采制。

    2. 开采:采煤。采矿。

    3. 选取,取:采访(搜集寻访)。采纳(接受意见)。采集。采购。采写。

    4. 神采,神色,精神:神采。精采。

    5. 同“彩”。

    6. 〔采采〕盛多的样子。

    7. 古代指官。

    cài

    1. 〔采地〕古代卿大夫的封地。亦称“采邑”。

    • 拼音chuán
    • 注音ㄔㄨㄢˊ
    • 笔划1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SXEY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(~子)放在檩上架着屋面板和瓦的木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