鸱尾
拼音:chī wěi
注音:ㄔ ㄨㄟˇ

鸱尾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古代宫殿屋脊正脊两端的装饰性构件。外形略如鸱尾,因称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古代宫殿屋脊正脊两端的装饰性构件。外形略如鸱尾,因称。 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书证》:“或问曰:‘《东宫旧事》何以呼鴟尾为祠尾?’答曰:‘ 张敞者, 吴人,不甚稽古,随宜记注,逐乡俗讹谬,造作书字耳。

吴人呼祠祀为鴟祀,故以祠代鴟字。’”
《陈书·高祖纪下》:“戊辰, 重云殿东鴟尾有紫烟属天。”
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截矶》:“月升鴟尾城吹角,星散旄头帐点兵。”

国语词典:

古代宫殿屋脊两端瓦制的兽形装饰物。古人以为海中蚩精能避水患,故多以蚩为饰。因形似鸱尾,故称为「鸱尾」。《北史.卷五○.高道穆传》:「多有非法,逼买人宅,广兴屋宇,皆置鸱尾。」也作「蚩尾」、「鸱甍」、「鸱吻」、「祠尾」。

网络解释:

鸱尾

  • 鸱尾最早的名称应该是蚩尾。
    • 1、吻鸱,也称鸱尾,是安装在屋脊两端,用来“禁压火灾”的。
    • 2、螭吻,又名鸱尾、鸱吻,龙形的吞脊兽,是老九,口阔噪粗,平生吞,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。
    • 3、而比日本“国宝”还古老得多的朝天宫鸱尾被拆走,除了文化掠夺,还能有何种解释!
    • 4、那时,鸱尾的使用除宫殿外,只有“三公黄阁听事置鸱尾”,一般官僚非经特许不得僭用。
    • 5、垛子屋两侧外墙是三字山墙,两端有生起施鸱尾,像鸟翘起的尾巴。
    • 6、屋顶鸱尾秀拔,举折平缓,出檐深远,明间装板门,次间装直棂窗,转角处阑额不出头,阑额上不施普拍枋,斗栱为五铺作双抄单栱偷心造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chī
    • 注音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QAYG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古书上指鹞鹰;一种猛禽;像鹰而较小;背灰褐色;腹白色带赤。捕食小鸟;小鸡。

    • 拼音wěi,yǐ
    • 注音ㄨㄟ,ㄧˇ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NTFN

    wěi

    1.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:尾巴。尾鳍。鸟尾。

    2. 末端:排尾。船尾。尾声。尾骨。尾灯。尾数。尾音。结尾。扫尾。虎头蛇尾。

    3. 在后面跟:尾随。尾追。

    4. 量词,指鱼:三尾鱼。

    5. 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

    1. 特指马尾(wěi )巴上的毛:马尾罗。马尾儿提豆腐―提溜不起来。

    2. 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:三尾儿(雌蟋蟀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