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石
拼音:bái shí
注音:ㄅㄞˊ ㄕˊ

白石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洁白的石头。
传说中的神仙的粮食。
枳椇子的别名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洁白的石头。

《诗·唐风·扬之水》:“白石凿凿。”
明吴炳《情邮记·正名》:“逶迤周道费驱驰,白石清泉付与谁?”

⒉ 传说中的神仙的粮食。

汉刘向《列仙传·白石生》:“白石生,中黄丈人弟子, 彭祖时已二千餘岁……尝煮白石为粮。”
唐韦应物《寄全椒山中道士》诗:“涧底束荆薪,归来煮白石。”
宋苏轼《独酌试药玉滑盏有怀诸君子》诗:“鎔鈆煮白石,作玉真自欺。”
清恽敬《说仙》三:“白石之説累变而益陋,黄庭之説屡迁而益诬。”

⒊ 枳椇子的别名。

唐苏鹗《苏氏演义》卷下:“枳椇子,一名木餳,实形拳曲,花在实外,味甘如餳蜜也,一名树蜜,一名木实,一名白石。”

网络解释:

白石 (汉语词语)

  • 白石,拼音bái shí,意思是洁白的石头。
    • 1、对于齐白石,虽然我心慕手追,却仍然难以望其项背。
    • 2、齐白石和徐悲鸿是齐名的画家。
    • 3、齐白石老爷爷画的马,活灵活现,栩栩如生。 
    • 4、齐白石笔下的小鸡真有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。
    • 5、齐白石先生的画展太了,令人叹为观止。
    • 6、齐白石画艺高超,举凡花卉草木,鸟兽虫鱼,无不涉笔成趣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bái
    • 注音ㄅㄞˊ
    • 笔划5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RRRR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形)像霜、雪的颜色:~布|洁~。

    (2)(形)清楚;明白;弄明白:真相大~。

    (3)(形)没有加上什么东西;空白:~开水。

    (4)(形)没有效果;徒然:~费力气。

    (5)(形)无代价;无报偿:~吃|~给。

    (6)(名)象征反动:~军|~区。

    (7)(动)用白眼珠看人;表示轻视或不满:~了他一眼。

    (8)姓。

    (9)(名)(字音或字形)错误:写~字|把字念~了。

    (10)(动)说明;陈述:表~。

    (11)(名)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:道~|对~。

    (12)(名)地方话:苏~。

    • 拼音shí,dàn
    • 注音ㄕˊ,ㄉㄢˋ
    • 笔划5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DGTG
    • 五行

    shí

    1.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:石破天惊(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)。

    2. 指石刻:金石。

    3.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:药石。药石之言(喻规劝别人的话)。

    4.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
    5. 姓。

    dàn

    1.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,十斗为一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