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辛
拼音:sū xīn
注音:ㄙㄨ ㄒ一ㄣ

苏辛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·苏建苏武辛武贤辛庆忌

·苏轼辛弃疾的并称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指汉苏建、苏武及辛武贤、辛庆忌。《汉书·赵充国辛庆忌传赞》:“杜陵苏建、苏武 …… 狄道辛武贤、庆忌,皆以勇武显闻。

苏辛父子著节,此其可称列者也。”

⒉ 宋苏轼与辛弃疾的并称。

清周济《宋四家词选·目录序论》:“苏辛并称:东坡天趣独到处,殆成絶诣…… 稼轩则沉著痛快,有辙可循。”
清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卷一:“苏辛并称,然两人絶不相似:魄力之大, 苏不如辛 ;气体之高, 辛不逮苏远矣。”

网络解释:

苏辛 (北宋的苏轼与南宋辛弃疾的并称)

  • 苏辛是北宋的苏轼与南宋辛弃疾的并称,二人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,高佑釲《陈其年湖海楼词序》引顾咸三语曰:“宋各家词最盛,体非一格,苏、辛之雄放豪宕,秦、柳之妩媚风流,判然分途,各极其妙。” 自晚唐“花间派”以来,词以婉约为正宗,诗庄词媚,几成定格。到了苏轼,才以豪健纵放之笔,创豪放一派,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,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,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,使词体获得了解放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ㄙㄨ,ㄙㄨˋ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蘇、囌
    • 五笔ALWU

    [ sū ]

    1. 植物名(“紫苏”或“白苏”的种子,称“苏子”)。

    2. 指须头下垂物:流苏。

    3. 昏迷中醒过来:苏生。苏醒。死而复苏。

    4. 缓解,解除:以苏其困。

    5. 特指“江苏省”、“苏州市”:苏剧。苏绣(苏州的刺绣)。

    6. 前“苏联”的简称。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“苏维埃”;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“苏区”。

    7. 姓。

    8. 见“”字“噜苏”。

    • 拼音xīn
    • 注音ㄒㄧㄣ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UYGH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形)辣:~辣。

    (2)(形)辛苦:~勤|艰~。

    (3)(形)痛苦:~苦。

    (4)姓。

    (5)(名)天干的第八位。参看〔干支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