冒大不韪
拼音:mào dà bù wěi
注音:ㄇㄠˋ ㄉㄚˋ ㄅㄨˋ ㄨㄟˇ
词性: 成语

冒大不韪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语本《左传.隐公十一年》:"犯五不韪,而以伐人,其丧师也,不亦宜乎?"后以"冒大不韪"谓公然干普天下都认为是最大错误的事。

引证解释:

⒈ 见“冒天下之大不韙”。

网络解释:

冒大不韪

  • 指不顾舆论的谴责而去干坏事。同“冒天下之大不韪”。
  • 冒大不韪的近反义词

    • 1、邺城乃是袁家的老巢,眼线遍布,他方才说的话已经有些冒大不韪了。
    • 2、所以在刻意制约之下,倒也没人敢冒大不韪来兴风作浪。
    • 3、流星的父亲水无常,也是现任的水族族长,甘愿冒大不韪,牺牲自己毕生功力,救了黑夜一命。 ()
    • 4、不过,我想知道的是,你和多宝,为什么甘冒大不韪之险来杀我和准提?
    • 5、这种杀生吸食精血的行为毕竟有违天和,所以往往只有少数妖魔才敢冒大不韪做这等事,而何川前世可是正经的人类修士。
    • 6、少有人敢冒大不韪对他们有什么忤逆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mào,mò
    • 注音ㄇㄠˋ,ㄇㄛˋ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JHF
    • 五行

    mào

    1. 向外透或往上升:冒烟(①烟往上升;②发怒)。冒汗。冒尖。

    2. 不顾(恶劣的环境或危险等),顶着:冒雨。冒险。冒死。

    3. 不加小心,鲁莽,冲撞:冒失。冒昧。冒进(不顾具体条件,急躁进行)。

    4. 用假的充当真的,假托:冒牌。冒充。冒名顶替。

    5. 复盖:“先设一铁板,其上以松脂、蜡和纸灰之类冒之”。

    6. 贪污:“贪于饮食,冒于货贿”。

    7. 古同“帽”。

    8. 古同“瑁”,玳瑁。

    9. 姓。

    1. 〔冒顿(dú)〕中国汉初匈奴族的一个君主名。

    • 拼音dà,dài
    • 注音ㄉㄚˋ,ㄉㄞˋ,ㄊㄞˋ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DDDD

    1.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
    2. 指大小的对比,比如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
    3.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

    4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

    5. 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

    6. 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
    7. 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

    8. 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
    9.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

    dài

    1. 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
    2. 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
    tài

    1. 古通“太”。

    2. 古通“泰”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ㄅㄨˋ,ㄈㄡˇ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II

    [ bù ]

    1. 副词。

    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    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    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    • 拼音wěi
    • 注音ㄨㄟˇ
    • 笔划1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JGHH
    • 五行

    (动)是;对(常和否字词连用):冒大不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