稀里呼噜
拼音: | xī lǐ hū lū |
注音: | ㄒ一 ㄌ一ˇ ㄏㄨ ㄌㄨ |
词性: | 拟声词 |
稀里呼噜的意思
词语解释:
稀里呼噜
(1) 口∶象声词,形容喝粥、打鼾等声音
例
英
(2) “稀”也作“唏”或“嘻”
引证解释:
⒈ 象声词。形容喝粥、打鼾等声音。
例如:他端起一碗粥,稀里呼噜地喝了起来。
如:他稀里呼噜地睡得很香。
网络解释:
稀里呼噜
字义分解
- 拼音xī
- 注音ㄒㄧ
- 笔划12
- 繁体稀
- 五笔TQDH
- 五行木
(1)(形)稀疏。
(2)(形)事物出现得少。
(3)(形)含水多;薄:~释|~少。
(4)(形)用在“烂、松”等形容词前;表示程度深:~烂。
- 拼音lǐ
- 注音ㄌㄧˇ
- 笔划7
- 繁体裏
- 五笔JFD
- 五行火
1.(~儿)衣服、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;纺织品的反面:被~儿。衣服~儿。这面是~儿,那面是面儿。
2.方位词。里边(跟“外”相对):~屋。~圈。往~走。
3.街坊:邻~。~弄。
4.家乡:故~。乡~。
5.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。
6.姓。
7.长度单位,1市里等于150丈,合500米。
- 拼音hū
- 注音ㄏㄨ
- 笔划8
- 繁体呼
- 五笔KTUH
- 五行水
(1)(动)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(跟‘吸’相对):~吸|~出一口气。
(2)(动)大声喊:~声|欢~|~口号|大声疾~。
(3)(动)叫;叫人来:直~其名|一~百诺|~之即来;挥之即去。
(4)(Hū)姓。
(5)象声词:北风~~地吹。
与稀里呼噜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