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堡
拼音: | tǔ pù |
注音: | ㄊㄨˇ ㄆㄨˋ |
土堡的意思
词语解释:
土堡
(1) 用土垒成的工事。
例
英
引证解释:
⒈ 用土石筑成的碉堡。
引李守章《秋之汐》:“这坪的面积有一方里多地,那里没有居民,也没有树木;仅有的是些土堡,壕沟,和些零碎的泥堆之类。”
网络解释:
土堡
- 1、两年前,尤溪县便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尤溪土堡实地普查和重点考察作。
- 2、他还是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的董事长,在这片方圆数公里的砂砾泥土夯成的土堡里,有四五百人为他服务,也指望着他讨生活。
- 3、而镇南有一座圆形的土堡,修筑于清代,向我们展示了通渭千堡之县的魅力。
- 4、来凤县教研室到土堡小学检查教学常规作。
- 5、比如书京村土堡不仅外形优美,而且备军事防御,防水排水,通风透气等功能。
- 6、每一座在空袭中被毁的土堡和每一个在空袭中消失的家庭,都意味着更多人转而投向塔利班的怀抱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tǔ
- 注音ㄊㄨˇ
- 笔划3
- 繁体土
- 五笔FFFF
- 五行土
(1)(名)泥土;土壤
(2)(名)土地。
(3)(副)本地的;地方的:~特产|~俗。
(4)(名)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、产品、人员等:~方|~招儿。
(5)(形)不合潮流;不开通:~气。
(6)(名)未熬制的鸦片:烟~。
(7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