票儿银
拼音: | piào ér yín |
注音: | ㄆ一ㄠˋ ㄦˊ 一ㄣˊ |
票儿银的意思
词语解释:
明代曾经通用的一种成色较低的方块银绽。
引证解释:
⒈ 明代曾经通用的一种成色较低的方块银绽。
引明刘若愚《酌中志·内臣职掌纪略》:“﹝银作局﹞又造花银,每锭十两不等,止可八成。又祖宗旧制,有票儿银者,重十两、五两、三两至一钱之方块也,其色止有六七成,有分两印子。”
网络解释:
票儿银
字义分解
- 拼音piào
- 注音ㄆㄧㄠˋ,ㄆㄧㄠ
- 笔划11
- 繁体票
- 五笔SFIU
- 五行水
1. 纸币,通货:钞票。票子。票额。
2. 印的或写的凭证:票据。票证。股票。车票。选票。
3. 非职业演戏:票戏。票友。
4. 量词,相当于“批”:一票货物。
5. 被匪绑架做抵押的人:绑票儿。撕票儿。
- 拼音ér
- 注音ㄦˊ
- 笔划2
- 繁体兒
- 五笔QTN
(1)(名)小孩子:小~。
(2)(名)男孩子:~子。
(3)(名)年轻的人(多指青年男子):健~。
(4)(助)词尾:火~。
(5)(名)周朝国名;在今山东滕县东南。
(6)(名)姓。同“倪”。
与票儿银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