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| yī bà zi |
注音: | 一 ㄅㄚˋ ˙ㄗ |
一把子的意思
词语解释:
一伙。多含轻蔑意。
犹一大把。言年龄很大。
指用手一握的数量。
一只手。借指不正当的关系。
引证解释:
⒈ 一伙。多含轻蔑意。
引《北齐书·高阿那肱传》:“一把子贼,马上剌取,掷着汾河中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七回:“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?别説你们这一把子的杂种们。”
孔厥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四回:“何狗皮领着一把子特务,邪得厉害。”
⒉ 犹一大把。言年龄很大。
引《西游记》第三三回:“我这一把子年纪,岂不知你的话説?”
⒊ 指用手一握的数量。
引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就便用个部属,作呢还作得来,但是这个年纪还靴桶儿里掖着一把子稿,满道四处去找堂官,也就露着无趣。”
国语词典:
一伙。
网络解释:
一把子
- 1、这下子保命手段有了,不像力大无比,除了一把子力气,万一别人在你身后,只能干瞪眼。
- 2、苏残雪推了一把子轩朔易,后者连忙上前。
- 3、虽然山里的孩子体格相对健壮,但说起来也只是徒有其表,属于空有一把子力量却不会使用,更是耐力不足,跑步正是个加强耐力的训练。
- 4、看今日作赋时蔡琰的娇羞模样,只要在加上一把子力气,十有八九就要成自己人了。
- 5、咱打肯定打不过人家,都是庄稼汉,除了一把子死力兵器啥的都没,就堆镰刀钉耙。
- 6、我知道,山哥要杀那个李向财替陆大爷报仇,山哥,带上我吧,这十里八乡的路我都认识,还有一把子力气,要出力的时候,绝不拉稀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yī
- 注音ㄧ
- 笔划1
- 繁体一
- 五笔GGLL
-
(1)(数)数目;最小的正整数。
(2)(形)同一:~视同仁|咱们是~家人|咱们~路走|这不是~码事。
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红柿。
(4)(形)全;满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
(5)(形)专一:~心~意。
(6)(副)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;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
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~歇|笑~笑。
b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
c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。
(7)(副)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;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结果):~跳跳了过去|~脚把它踢开。
(8)(副)一旦;一经:~失足成千古恨。
(9)(助)〈书〉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:~何速也|为害之甚;~至于此!
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- 拼音bǎ,bà
- 注音ㄅㄚˇ,ㄅㄚˋ
- 笔划7
- 繁体把
- 五笔RCN
- 五行水
bǎ
1. 拿,抓住:把酒(拿着酒杯)。把玩(拿着赏玩)。
2. 控制,掌握:把握。把舵。
3. 看守:把守。把门儿。
4. 自行车、手推车等的手柄:车把。
5.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:秫秸把儿。
6. 专权,一手独揽:把持大权。
7. 从后托起小孩两腿使之大小便的动作:把尿。
8. 介词,义为拿,处置,致使:你能把他怎么样。
9. 量词。
10. 结盟:拜把子。把兄弟。
bà1. 物体上便于手拿的部分:刀把儿。
2. 被人作为说笑资料的言行:话把儿。
- 拼音zǐ
- 注音ㄗˇ
- 笔划3
- 繁体子
- 五笔BBBB
1. 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2. 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3. 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
4. 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5.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
)。棋子儿。6. 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7. 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8. 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9. 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10. 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11.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12. 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13. 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
14. 姓。
与一把子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