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识好歹
拼音:bù shí hǎo dǎi
注音:ㄅㄨˋ ㄕˊ ㄏㄠˇ ㄉㄞˇ
词性: 成语

不识好歹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不识好歹bùshí-hǎodǎi

(1) 分不清好和坏

你们这班牛马奴隶,真真不识好歹。——《文明小史》
undiscriminating

引证解释:

⒈ 不知好坏。谓愚蠢,缺乏识别能力。

《醒世恒言·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﹝九阿姐﹞方才告诉我许多话,説你不识好歹,放着鹅毛不知轻,顶着磨子不知重,心下好生不悦。”
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五回:“你不好好谢我,反来埋怨我,真是不识好歹。”
夏丏尊叶圣陶《文心》十五:“给你们读一点古书总是好意;古书又不是毒药,竟会这样胡闹起来,这明明是不识好歹呀!”

国语词典:

不能辨别好坏。指人糊涂,不知事情的是非或轻重。《西游记.第九二回》:「我师不识好歹,上桥就拜。我说不是好人,早被他侮暗灯光,连油碰我师一风摄去。」《文明小史.五二回》:「你们这班牛马奴隶,真真不识好歹!难道我们还来谎骗你不成?」也作「不知好歹」。

网络解释:

不识好歹

  • 不识好歹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是 bù shí hǎo dǎi,意思是不知好坏。指愚蠢的缺乏识别能力的人或事物。
  • 不识好歹的近反义词

    • 1、这个人真不识歹,你越谦让他,他就越是得理不饶人。
    • 2、他要不识歹,跑来动一动,我就同他拼到底!
    • 3、人家心劝你,你倒出口伤人,你怎么这么不识歹?
    • 4、你这个不识歹的家伙,我这么的回答也不采纳。
    • 5、水不试不知深浅,人不交不识歹。
    • 6、你别不识歹了,赶快把你家的麦子全交到国库里吧!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ㄅㄨˋ,ㄈㄡˇ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II

    [ bù ]

    1. 副词。

    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    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    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    • 拼音shí,zhì
    • 注音ㄕˊ,ㄓˋ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KWY
    • 五行

    shí

    1. 知道,认得,能辨别:识辨。识破。识相(xiàng )。识途老马。

    2. 所知道的道理:知识。常识。

    3. 辨别是非的能力:见识。远见卓识。

    zhì

    1. 记住:博闻强识。

    2. 标志,记号。

    • 拼音hǎo,hào
    • 注音ㄏㄠˇ,ㄏㄠˋ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VBG
    • 五行

    hǎo

    1. 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,与“坏”相对:好人。好汉。好歹。好事多磨。

    2. 身体康健,疾病消失,生活幸福:您好。安好。

    3. 友爱,和睦:友好。相好。

    4. 容易:好办。好使。好懂。

    5. 完成,完善:办好了。

    6. 表示应允、赞成:好!你干得不错。

    7. 很,甚:好冷。好快。好坏。好一会儿。

    8. 便于:场地清理干净好打球。

    9. 反话,表示不满意:好,这下可坏了!

    hào

    1. 喜爱,与“恶”(wù ㄨˋ)相对:好奇。好色。好尚(爱好和崇尚)。好高骛远(亦作“好高务远”)。好逸恶劳。

    2. 常常,容易(发生事情):刚学会骑车的人好摔跤。

    • 拼音dǎi
    • 注音ㄉㄞˇ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QI
    • 五行

    (形)坏、恶:~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