巾褠
拼音:jīn gōu
注音:ㄐ一ㄣ ㄍㄡ

巾褠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头巾和单衣,古代士人盛服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头巾和单衣,古代士人盛服。

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岱传》:“始, 岱亲近吴郡徐原,慷慨有才志, 岱知其可成,赐巾褠,与共言论。”
《南齐书·王融传》:“前中原士庶虽沦慑殊俗,至於婚葬之晨,犹巾褠为礼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宋文帝元嘉十五年》:“帝数幸次宗学馆,令次宗以巾褠侍讲。”
胡三省注:“江南人士交际以为盛服,盖次於朝服。 毛脩之不肯以巾褠到殷景仁之门是也。 《蜀註》曰:‘巾谓巾幘,褠谓单衣。’”

网络解释:

巾褠

  • 巾褠,读音jīn gōu,汉语词语,指头巾和单衣,古代士人盛服。出自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岱传》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jīn
    • 注音ㄐㄧㄣ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MHK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擦东西或包裹、覆盖东西的小块的纺织品:手~|毛~|头~|围~|领~|枕~。

    • 拼音gōu
    • 注音ㄍㄡ
    • 笔划15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UFF

    1.直袖的单衣。

    2.古同“韝”,臂套。

    3.针缝。

    4.衣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