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九登高
拼音:chóng jiǔ dēng gāo
注音:ㄔㄨㄥˊ ㄐ一ㄡˇ ㄉㄥ ㄍㄠ

重九登高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旧俗于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,以绛囊盛茱萸,登高山,饮菊酒,谓可以避邪免灾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旧俗于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,以绛囊盛茱萸,登高山,饮菊酒,谓可以避邪免灾。 南朝梁吴均《续齐谐记·重阳登高》:“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。 长房谓曰:‘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,宜急去,令家人各作絳囊,盛茱萸以繫臂,登高饮菊花酒,此祸可除。’ 景如言,齐家登山。夕还,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。

长房闻之,曰:‘此可以代矣。’今世人每至九月九日登高饮酒,妇人带茱萸囊,因此也。”
郭沫若《芍药及其他·竹阴读画》:“而且我在几天前的重九登高的时候,分明是从这儿经过过的,那真可算是‘过门而不入’了。”

国语词典:

旧俗在阴历九月九日佩带茱萸爬登高山,饮菊花酒,以为能消灾避害。见南朝梁.吴均《续齐谐记.九日登高》。

网络解释:

重九登高

  • 重九登高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九重阳节,人们会登高山、插茱萸、饮菊酒来祭奠先人的民间风俗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之一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zhòng,chóng
    • 注音ㄓㄨㄥˋ,ㄔㄨㄥˊ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TGJF
    • 五行

    zhòng

    1. 分(fèn)量较大,与“轻”相对:重负。重荷。重量(liàng )。重力。举重。负重。

    2. 程度深:重色。重病。重望。重创。

    3. 价格高:重价收买。

    4. 数量多:重金聘请。眉毛重。重兵。

    5. 主要,要紧:重镇。重点。重任。重托(国家重大的托付)。重柄。

    6.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:重视。尊重。器重。隆重。

    7. 言行不轻率:慎重。自重。

    chóng

    1. 再:重复。重申。重版。重沓(重复繁冗)。重阳。重逢。

    2. 〔重庆〕地名,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,地处中国西南。

    3. 层:重叠。重霄。重洋。重唱。重峦叠嶂。

    • 拼音jiǔ
    • 注音ㄐㄧㄡˇ
    • 笔划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VTN

    [ jiǔ ]

    1.数目,八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玖”代):九归。

    2.泛指多次或多数:九死一生。九霄云外。

    • 拼音dēng
    • 注音ㄉㄥ
    • 笔划1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WGKU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上、升:~山。

    (2)(动)刊登或记载:~记。

    (3)(动)踩、踏:用力踩~。

    (4)(形)成熟:五谷丰~。

    (5)(动)〈方〉穿(鞋、裤等):~上鞋。

    • 拼音gāo
    • 注音ㄍㄠ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MKF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形)从下向上距离大;离地面远(跟‘低’相对)

    (2)(形)高度:那棵树有两丈~|书桌长四尺;宽三尺;~二尺五。

    (3)(形)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:~速度|体温~|见解比别人~。

    (4)(形)等级在上的:~等|~级。

    (5)(形)敬辞;称别人的事物:~见。

    (6)(形)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:~锰酸钾(KMnO4)。

    (7)(形)(Gāo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