蛮陬
拼音: | mán zōu |
注音: | ㄇㄢˊ ㄗㄡ |
蛮陬的意思
词语解释:
1.泛指南方边远地区人民聚居处。
引证解释:
⒈ 泛指南方边远地区人民聚居处。
引《文选·左思<魏都赋>》:“蛮陬夷落,译道而通。”
张载注:“陬落,蛮夷之居处名也。一名聚居为陬。”
《晋书·刑法志》:“江左无外,蛮陬来格。”
唐李涉《岳阳别张祜》诗:“巫峡洞庭千里餘,蛮陬水国何亲疏。”
明唐顺之《重修泾县儒学记》:“国家建学徧宇内,蛮陬海徼,莫不有学。”
网络解释:
蛮陬
字义分解
- 拼音mán
- 注音ㄇㄢˊ
- 笔划12
- 繁体蠻
- 五笔YOJU
- 五行水
(1)(形)粗野;凶恶;不通情理:野~|~不讲理。
(2)(名)我国古代称南方的民族。
(3)(副)〈方〉很;挺:~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