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梃
拼音:lián tǐng
注音:ㄌ一ㄢˊ ㄊ一ㄥˇ

连梃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古代一种守城武器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古代一种守城武器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三三七引此作“连棒”。

《墨子·备城门》:“二步置连梃、长斧、长椎各一物。”
梃,一本作“挺”。 《通典·兵五》:“连梃,如打禾连枷状,打女墙外上城敌人。”

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lián
  • 注音ㄌㄧㄢˊ
  • 笔划7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LPK
  • 五行

(1)(动)相连;连接。(副)连续;接续;继续(表示前后没有断开)

(2)(动)相连;连接。(介)包括在内

(3)(动)相连;连接。(名)军队的编制单位;由若干排组成。

(4)(动)相连;连接。(Lián)姓。

(5)(介)表示强调某一词组(下文多有‘也;都’等跟它呼应);含有“甚而至于”之意:她臊得~脖子都红了|你怎么~他也不认识。

  • 拼音tǐng,tìng
  • 注音ㄊㄧㄥˇ,ㄊㄧㄥˋ
  • 笔划10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STFP
  • 五行

tǐng

1. 棍棒。

tìng

1. 杀猪后,在猪腿上划一个口子,用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,然后往里吹气,使猪皮绷紧,以便去毛:梃猪。

2. 梃猪时用的铁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