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史
拼音:ān shǐ
注音:ㄢ ㄕˇ

安史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唐安禄山﹑史思明的并称。两人为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唐安禄山、史思明的并称。两人为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。

清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唐宣宗》:“安史作逆以后, 河北乱, 淄青乱…… 泽潞乱,而唐终不倾者,东南为之根本也。”

网络解释:

安史

  • 安史,读音ān shǐ是汉语词汇,出自《读通鉴论·唐宣宗》,解释为唐安禄山、史思明 的并称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ān
    • 注音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VF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形)安定:心神不~。

    (2)(动)使安定(多指心情):~民。

    (3)(形)对生活、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;心安:~之若泰。

    (4)(形)平安;安全(跟‘危’相对):公~。

    (5)(动)使有合适的位置:~插|~顿。

    (6)(动)安装;设立:~电灯。

    (7)(动)加上:~罪名。

    (8)(动)存着;怀着(某种念头;多指不好的):你~的什么心?

    (9)姓。

    (10)〈书〉疑问代词。问处所或表示反问:而今~在|~能若无其事?

    (11)(量)安培的简称。

    • 拼音shǐ
    • 注音ㄕˇ
    • 笔划5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KQI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历史:~学。

    (2)(名)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。

    (3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