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行
拼音: | zhì xíng |
注音: | ㄓˋ ㄒ一ㄥˊ |
制行的意思
词语解释:
1.规定道德和行为准则。 2.指德行。
引证解释:
⒈ 规定道德和行为准则。
引《礼记·表记》:“圣人之制行也,不制以己。”
孔颖达疏:“圣人之制法立行不造制以己之所能,谓不将己之所能以为法,恐凡人不能行也。”
陆德明释文:“行,下孟反。”
宋秦观《陈寔论》:“古之君子初无意於制行,其制行也因时而已。”
⒉ 指德行。
引明宋濂《题汤处士墓铭后》:“予观老友陶先生所撰《汤处士墓铭》,嘆其制行淳厚。”
清刘大櫆《祭左茧斋文》:“君之制行,可谓无咎。”
清冯桂芬《耕渔轩记》:“良夫与诸公唱和,制行尤高。”
网络解释:
制行
字义分解
- 拼音zhì
- 注音ㄓˋ
- 笔划8
- 繁体製
- 五笔RMHJ
- 五行火
(1)(动)制造:~版|~币|~表|~革|~件|~冷|~品|~钱|~糖|~图|~药。
(2)(动)拟定;规定:~定|因地~宜。
(3)(动)用强力约束;限定;管束:~伏|管~。
(4)(名)制度:法~|所有~。
与制行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