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古忒
拼音:táng gǔ tuī
注音:ㄊㄤˊ ㄍㄨˇ ㄊㄨㄟ

唐古忒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清代文献中对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的称谓。元时蒙古人称党项人及其所建的西夏政权为唐兀或唐兀惕,后渐用于泛称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诸部。清初曾沿用此称,作唐古忒。今蒙古语仍称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为唐古忒。特,亦作"忒"。参阅《卫藏通志.部落》。

引证解释:

⒈ 见“唐古特”。

网络解释:

唐古忒

  • 唐古忒拼音:tánɡ ɡǔ tuī解释:1.见"唐古特"。是清初文献中对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的称谓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táng
    • 注音ㄊㄤˊ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VHK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形)(言谈)虚夸:~大无验。

    (2)(形)空;徒然:功不~捐(功夫不白费)。

    (3)(名)传说中的朝代名;尧所建。

    (4)(名)唐朝。

    (5)(名)后唐。

    (6)(名)姓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ㄍㄨˇ
    • 笔划5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DGHG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古代(跟‘今’相对):太~|厚今薄~。

    (2)(形)经历多年的:~画|这座庙~得很。

    (3)(名)古体诗:五~|七~。

    (4)(Gǔ)姓。

    • 拼音tè,tēi,tuī
    • 注音ㄊㄜˋ,ㄊㄨㄟ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ANI

    过分、过甚。通「太」。  【组词】:忒谦

    tuī

    太:这屋子~小,挤不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