弦歌宰
拼音:xián gē zǎi
注音:ㄒ一ㄢˊ ㄍㄜ ㄗㄞˇ

弦歌宰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《论语•阳货》:“武城,闻弦歌之声。”朱熹集注:“时子游武城宰,以礼乐为教,故邑人皆弦歌也。”后以“弦歌宰”称以礼乐施教化的县令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参见“弦歌”。参见“弦歌”。

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之武城,闻弦歌之声。”
朱熹集注:“时子游为武城宰,以礼乐为教,故邑人皆弦歌也。”
后以“弦歌宰”称以礼乐施教化的县令。 唐张说《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》诗:“多谢弦歌宰,稀闻桴鼓声。”

网络解释:

弦歌宰

  • 弦歌宰,典故名,典出《论语注疏·阳货》。“子之武城,闻弦歌之声。”朱熹集注:“时子游为武城宰,以礼乐为教,故邑人皆弦歌也。”后以“弦歌宰”称以礼乐施教化的县令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xián
    • 注音ㄒㄧㄢˊ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XYXY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弓背两端之间系着的绳状物;有弹性:弓~|箭在~上|改~易辙。

    (2)(名)(~儿)乐器上发声的线:管~乐。

    (3)(名)〈方〉发条:上~。

    (4)(名)直线与圆相交;在圆周内的部分叫弦:正~|余~。

    (5)(名)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弦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ㄍㄜ
    • 笔划1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SKSW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歌曲:民~|山~儿|唱一个~儿。

    (2)(动)唱:~者|高~一曲。

    • 拼音zǎi
    • 注音ㄗㄞˇ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UJ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主管;主持。

    (2)(名)古代官名。

    (3)(动)杀(牲畜、家畜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