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波
拼音: | dà bō |
注音: | ㄉㄚˋ ㄅㄛ |
大波的意思
词语解释:
长篇小说。李b171人作。1937年发表。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,夏之时、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,遭到血腥镇压。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。作品事件纷繁,人物众多,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各阶级、各阶层、各政治派别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。
网络解释:
大波 (李劼人著长篇小说)
- 1、那篇文章刚一发表,就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- 2、这个方案由于事先没有作解释,公布时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- 3、直到事情结束,都没人知道是谁引发了这场轩然大波。
- 4、会场上,张狗子的发言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,顿时间人声鼎沸,议论纷纷。
- 5、本来是一句极为平常的话,经他这个爱较真的人一闹,就变成了一场轩然大波。
- 6、如果不事先做思想作,就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dà,dài
- 注音ㄉㄚˋ,ㄉㄞˋ,ㄊㄞˋ
- 笔划3
- 繁体大
- 五笔DDDD
dà
1.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2. 指大小的对比,比如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3.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
4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
5. 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
6. 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7. 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
8. 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9.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
dài1. 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2. 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tài1. 古通“太”。
2. 古通“泰”。
与大波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