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子
拼音:mián zǐ

棉子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用棉子榨成的油。粗油含有微量的有毒色素棉酚。精制后,可供食用。亦用作食品﹑肥皂﹑硬化油等工业的原料。
  • 1、酶底物研究表明,酶水解菊粉,但不水解棉子糖,水解蔗糖活性较低。
  • 2、有了去除棉子酚的棉籽,你就能给大家提供廉价而充足的蛋白质了。
  • 3、但是,把棉子酚从粗粉中去除后,这些粗粉可以与面粉混在一起用于烹饪食物。
  • 4、在常见的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蛋白酶中,酸性蛋白酶的水解作用能显著提高棉子蛋白的起泡性能。 
  • 5、乳糖、蜜二糖、棉子糖和半乳糖对酶活有抑制作用,葡萄糖对酶活几乎没有影响。
  • 6、板栗中可溶性糖主要有蔗糖、鼠李糖,此外还有葡萄糖、果糖、麦芽糖和棉子糖,而棉子糖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。

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mián
  • 注音ㄇㄧㄢˊ
  • 笔划12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SRMH
  • 五行

(1)(名)指草棉;草本植物;果实形状像桃;内有白色纤维;是纺织业的重要原料;种子可榨油。通称棉花。

(2)(名)指木棉;乔木;种子的表皮生有白色纤维;可用来装枕头、褥垫等。

(3)(名)棉花:~袄|~被|~田。
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ㄗˇ
  • 笔划3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BBBB

1.  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
2.  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
3.  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

4.  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
5.  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

6.  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
7.  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
8.  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
9.  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
10.  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
11.  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
12.  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
13.  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

14.  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