旱涝
拼音:hàn lào
注音:ㄏㄢˋ ㄌㄠˋ

旱涝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旱灾和涝灾。亦泛指自然灾害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旱灾和涝灾。亦泛指自然灾害。

《红楼梦》第五三回:“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,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涝,你们又打擂台,真真是又教别过年了。”

如:旱涝保收。

国语词典:

久未降雨和雨水过多两种天灾。

网络解释:

旱涝

  • 旱涝,汉语词组,旱灾涝灾的简称
    • 1、有一个时节,山村旱涝频仍,收益几稀,粮食只够一季。
    • 2、处于我国东部南北气候过渡带的洪汝河流域的砂姜黑土分布区,旱涝渍灾害频繁交替发生,造成农业生产长期低位徘徊不稳。
    • 3、严重雨涝类型受上年旱涝类型影响较大。
    • 4、我们要大力兴修水利,免除旱涝灾害。
    • 5、觐朝未得天下之时,天降饥年饿殍遍野,旱涝不断祸乱丛生,冕帝一年夺得天下,此后年年风调雨顺,终于海晏河清,此乃天时。
    • 6、鲁西平原处于黄泛平原的尾闾地段,常受旱涝盐咸多种危害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hàn
    • 注音ㄏㄢˋ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JFJ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形)没有降水或降水太少(多跟‘涝’相对):~灾|天~|防~|抗~|庄稼~了。

    (2)(形)跟水无关的:~烟|~伞。

    (3)(形)非水田的;陆地上的:~地|~稻|~獭|~船。

    (4)(形)指陆地交通:~路。

    • 拼音lào
    • 注音ㄌㄠˋ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IAPL
    • 五行

    1.  雨水过多,被水淹,与“旱”相对:排涝。抗旱防涝。涝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