斋期
拼音:zhāi qī
注音:ㄓㄞ ㄑ一

斋期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斋期zhāiqī

(1) 伊斯兰教在封斋期间不喝酒、不吃荤等叫斋期

fast days

引证解释:

⒈ 斋戒期间。

《清史稿·礼志一》:“﹝嘉庆﹞二十三年,定制大祀斋期,遇国忌,悉改常服。”

网络解释:

斋期

  • 斋期是汉语词语,拼音zhāi qī,是指伊斯兰教在封斋期间不喝酒、不吃荤等。
    • 1、生态与水文中心发现,尽管英国面对十年来最冷的冬季继续哆嗦着,但总的趋势是向更温暖的大斋期发展。
    • 2、在罗马,教宗和人民将继续在游行的每一天,尤其是在封斋期,到不同的教会,以庆祝神圣的奥秘。
    • 3、“漫长的斋期”远未到结束的时候。
    • 4、这是希腊东正教大斋期的第一天。 
    • 5、我记得有一次和一个穆斯林朋友,讨论基督教的大斋期和伊斯兰教的赖买丹月。
    • 6、到了星期五和斋戒日、尤其是大斋期时,这个菜式非常受欢迎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zhāi
    • 注音ㄓㄞ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DMJ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斋戒。

    (2)(名)信仰佛教、道教等宗教的人所吃的素食。

    (3)(动)舍饭给僧人:~僧。

    (4)(名)屋舍:书~|新~。

    • 拼音qī,jī
    • 注音ㄑㄧ,ㄐㄧ
    • 笔划1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ADWE

    1. 规定的时间,或一段时间:定期。限期。期限。学期。

    2. 量词,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:第五期。

    3. 盼望,希望:期望。期冀。期盼。期待。

    4. 限度:“征敛无期求索无度”。

    5. 必,决定:“期死,非勇也”。

    6. 〔期颐〕指人活到一百岁。

    7.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,小于“世”的地质年代单位。

    1. 一周年,一整月:期年。期月。期服(古代丧服名,要穿一年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