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子
拼音:háo zi
注音:ㄏㄠˊ ㄗˇ

毫子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小银币。旧时广东广西等地区通称一角、二角、五角的银币为毫子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小银币。旧时广东、广西等地区通称一角、二角、五角的银币为毫子。
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七回:“咸水妹又在衣袋里随意抓了十来个毫子给他。”

国语词典:

一种小银币。旧时广东、广西等地区称一角、二角、五角的银两为「毫子」。

网络解释:

毫子

  • 毫子,汉语词汇,拼音为háo zǐ ,是指一种小银币。出自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。
    • 1、毫子快去叫医生过来,这里我看着!
    • 2、一个毫子能买一斤大米,半斤酒或者三两肉。
    • 3、天下有无数朵玫瑰花,小王子爱的只有自己星球上玻璃罩中的那一朵。天下有无数个小王子,我爱的只有七岁时认识的那一个,不是流行文化里的那一个,不是三毫子哲学里的那一个。
    • 4、此刻,传华、骷髅、毫子,一个都没落下。
    • 5、我是全身一个毫子都没有,怎么打?
    • 6、话说回来,自打出社会后,大家天南地北的,除了偶尔的聚会之外,就只有我跟传华身居同一城市,而骷髅跟毫子他们则一个在天津一个在广州,真是有够远的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háo
    • 注音ㄏㄠˊ
    • 笔划11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PTN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细长而尖的毛:狼~笔|羊~笔。

    (2)(名)指毛笔:挥~。

    (3)(名)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:头~|二~。

    (4)(副)一点儿(只用于否定式):~不足怪|~无头绪。

    (5)(形)(某些计量单位的)千分之一:~米|~升|~克。

    (6)(量)计量单位名称。ɑ)长度;十丝等于一毫;十毫等于一厘。b)重量;十丝等于一毫;十毫等于一厘。

    (7)(量)〈方〉货币单位;即角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ㄗˇ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BBBB

    1.  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
    2.  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
    3.  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

    4.  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
    5.  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

    6.  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
    7.  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
    8.  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
    9.  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
    10.  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
    11.  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
    12.  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
    13.  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

    14.  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