牺象
拼音:xī xiàng
注音:ㄒ一 ㄒ一ㄤˋ

牺象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古代饰有鸟形、鸟羽或象骨的酒器。一说为牺尊和象尊的合称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古代饰有鸟形、鸟羽或象骨的酒器。一说为牺尊和象尊的合称。

《礼记·明堂位》:“季夏六月,以禘礼祀周公於大庙,牲用白牡,尊用牺象。”
郑玄注:“尊,酒器也。牺尊以沙羽为画饰,象骨饰之。”
《左传·定公十年》:“且牺象不出门,嘉乐不野合。”
杜预注:“牺象,酒器,牺尊,象尊也。”
孔颖达疏:“郑众云……牺尊饰以翡翠,象尊以象凤凰。 阮諶《三礼图》:牺尊画牛以饰,象尊画象以饰,当尊腹上画牛象之形。 王肃以为牺尊象尊为牛象之形,背上负尊。 魏太和中, 青州掘得齐大夫子尾送女器,为牛形而背上负尊,古器或当然也。”
唐刘禹锡《上仆射李相公启》:“夫沟中之木,与牺象同体。追琢不至,坐成枯薪;朱而蓝之,犹足为器。”
明杨珽《龙膏记·起衅》:“南衙北府无相抗,怎把干戈暗藏牺象。”

网络解释:

牺象

  • 古代饰有鸟形、鸟羽或象骨的酒器。一说为牺尊和象尊的合称。《礼记·明堂位》:“季夏六月,以禘礼祀 周公 於大庙,牲用白牡,尊用牺象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ㄒㄧ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TRSG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〈书〉做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。

    • 拼音xiàng
    • 注音ㄒㄧㄤˋ
    • 笔划11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QJEU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哺乳动物;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。

    (2)(名)形状;样子:万~更新。

    (3)(动)仿效;摹拟:~形|~声。

    (4)(名)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:他的面貌~他哥哥。

    (5)(副)好象:~要下雨了。

    (6)(连)比如:~刘胡兰、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;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