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辟
拼音:yàn pì
注音:一ㄢˋ ㄆ一ˋ

燕辟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1.亦作"燕譬"。 2.谓轻慢老师为讲解深义而作的浅近比喻。一说指燕游邪辟。

引证解释:

⒈ 亦作“燕譬”。谓轻慢老师为讲解深义而作的浅近比喻。一说指燕游邪辟。

《礼记·学记》:“燕朋逆其师,燕辟废其学。”
郑玄注:“燕犹褻也,褻师之譬喻。”
孔颖达疏:“燕譬废其学者,譬,譬喻也。谓义理鉤深,或直言难晓时,须假设譬喻,然后可解。而堕学之徒,好褻慢笑师之譬喻,是废学之道也。”
陈澔集说:“燕游邪僻,必惑外诱,得不废其业乎?”
汉贾谊《新书·傅职》:“天子燕辟废其学,左右之习诡其师。”

网络解释:

燕辟

  • 燕辟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yàn pì,指老师为讲解深义而作的浅近比喻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yàn,yān
    • 注音ㄧㄢˋ,ㄧㄢ
    • 笔划1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AUKO
    • 五行

    yàn

    1. 鸟类的一科,候鸟,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,捕食昆虫,对农作物有益:燕尔(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)。燕好(常用以指男女相爱)。燕侣。燕雀处(chǔ)堂(喻居安而不知远虑,临祸却不能自知)。

    2. 轻慢:“燕朋逆其师”。

    3. 古同“宴”,安闲,安乐。

    4. 古同“宴”,宴饮。

    yān

    1.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:燕赵。燕山。燕京。

    2. 姓。

    • 拼音bì,pī,pì
    • 注音ㄅㄧˋ,ㄆㄧˋ
    • 笔划1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NKUH

    1.君主:复~。

    2.姓。

    3.排除:~邪。

    4.同“避”。

    5.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:~举(征召和荐举)。

    1.透彻:精~。透~。

    2.驳斥或排除(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):~谣。~邪说。

    3.法律;法:大~(古代指死刑)。

    [辟头](pī tóu)同“劈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