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字
拼音:dǎo zì
注音:ㄉㄠˇ ㄗˋ

倒字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谓唱戏不辨尖团音而误读。

引证解释:

⒈ 谓唱戏不辨尖团音而误读。

⒉ 即倒文。

宋孙奕《履斋示儿编·文说·倒用字》:“诗中倒用字独昌黎为多,《醉赠张秘书》曰‘元凯承华勛 ’,《赴江陵》云‘所学皆孔周 ’……《和盘谷子》云‘推书扑笔歌慨慷’,皆倒字类也。”
唐杜甫《敬简王明府》诗“驥病思偏秣” 清仇兆鳌注:“思偏秣,犹言‘偏思秣’,乃倒字法。”
马叙伦《古书疑义举例校录·倒句例》:“《庄子》原文云:‘一不成而万有餘丧矣。’……此句如今语‘一不成而坏万有餘’,则亦倒字,非倒句。”

⒊ 因抄刊古书而误倒的文字。参见“倒文”。

国语词典:

唱戏时读错字音。

网络解释:

倒字

  • 倒字是一个汉语词语,拼音是dǎo zì,谓唱戏不辨尖团音而误读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dǎo,dào
    • 注音ㄉㄠˇ,ㄉㄠˋ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WGCJ
    • 五行

    dǎo

    1.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:摔倒。墙倒了。倒塌。倒台。打倒。卧倒。

    2. 对调,转移,更换,改换:倒手。倒换。倒车。倒卖。倒仓。倒戈。

    dào

    1.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:倒立。倒挂。倒影。倒置。

    2.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:倒水。倒茶。

    3. 反过来,相反地:倒行逆施。反攻倒算。倒贴。

    4. 向后,往后退:倒退。倒车。

    5. 却:东西倒不坏,就是旧了点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ㄗˋ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BF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文字:~调|~汇|~谜|~面|~模|~目|~幕|~盘|~形|~样|~义|~音|~母|~里行间|~斟句酌。

    (2)(名)(~儿)字音:咬~儿。

    (3)(名)字体:篆~|草~。

    (4)(名)书法的作品:~画。

    (5)(名)字眼;词:词典中没有这个~。

    (6)(名)(~儿)字据:立~为凭。

    (7)(名)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“字”:诸葛亮~孔明。

    (8)(名)旧时称女子许配:待~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