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治
拼音:dà zhì
注音:ㄉㄚˋ ㄓˋ

大治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大治dàzhì

(1) 需要治理的重大事物

bringing peace and order to

(2) 指国家局势安定经济繁荣

大治之年
great order

引证解释:

⒈ 需要治理的重大事务。

《周礼·地官·司市》:“市师涖焉,而听大治大讼。”
孙诒让正义:“治谓以事咨辩陈请。”

⒉ 谓政治修明,局势安定。

《礼记·礼器》:“是故圣人南面而立,而天下大治。”
宋王安石《上皇帝万言书》:“宜其家给人足,天下大治。”

网络解释:

大治 (汉语词汇)

  • 大治是汉语词汇,
  • 拼音:dà zhì,
  • 释义:1、需要治理的重大事务。2、谓政治修明,局势安定。3、谓大规模建造。
  • 出自《周礼·地官·司市》。
    • 1、二是建立大治无为的社会,其时,法律制度转化为社会成员不假思索的行为习惯。
    • 2、平定了李璮的叛乱后,忽必烈重用儒吏,兴利除害,深得民心,江北地区,家给人足,境内大治
    • 3、天地生一世人,自足了一世事。但恨人不能尽用天下之才,此其不能大治
    • 4、???????自欧战后,各国大治军器,所制日精巧,有卒伍未遇,而摧敌数里外者。
    • 5、天下大乱,达到天下大治
    • 6、峻能选用人才,各尽所长,发奸如神,爱民如子,洛阳大治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dà,dài
    • 注音ㄉㄚˋ,ㄉㄞˋ,ㄊㄞˋ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DDDD

    1.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
    2. 指大小的对比,比如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
    3.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

    4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

    5. 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

    6. 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
    7. 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

    8. 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
    9.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

    dài

    1. 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
    2. 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
    tài

    1. 古通“太”。

    2. 古通“泰”。

    • 拼音zhì
    • 注音ㄓˋ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ICKG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治理

    (2)(形)指安定或太平:~世。

    (3)(名)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:~所|府~。

    (4)(动)医治:~病。

    (5)(动)消灭(害虫):~虫|~蝗。

    (6)(动)惩办:~罪。

    (7)(动)研究:~学。

    (8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