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声
拼音: | zhōng shēng |
注音: | ㄓㄨㄥ ㄕㄥ |
中声的意思
词语解释:
中和之声。
指五音中的商声。
引证解释:
⒈ 中和之声。
引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先王之乐,所以节百事也,故有五节,迟速本末以相及,中声以降,五降之后,不容弹矣。”
杜预注:“此谓先王之乐得中声,声成,五降而息也。”
杨伯峻注:“宫商角徵羽五声,有迟有速,有本有末,调和而得中和之声,然后降于无声。”
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古之神瞽,考中声而量之以制。”
韦昭注:“考,合也,谓合中和之声。”
明唐顺之《送陆训导序》:“昔孔子患郑、卫之声乱于雅颂,乖剌无所从正……自是删《诗》,定其中声,得三百篇。”
⒉ 指五音中的商声。
引宋沉括《梦溪笔谈·乐律一》:“宫生徵,徵生商,商生羽,羽生角,故商为中声。”
网络解释:
中声
字义分解
- 拼音zhōng,zhòng
- 注音ㄓㄨㄥ,ㄓㄨㄥˋ
- 笔划4
- 繁体中
- 五笔KHK
- 五行火
zhōng
1. 和四方、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:中心。当(dàng)中。中原。中华。
2. 在一定范围内,里面:暗中。房中。中饱。
3.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:中辍(中途停止进行)。中等。中流砥柱。
4.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:在研究中。
5. 特指“中国”:中式。中文。
6. 适于,合于:中看。
zhòng1. 恰好合上:中选。中奖。中意(会意,满意)。
2. 受到,遭受:中毒。中计。
3. 科举考试被录取:中举。中状元。
与中声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