竖亥
拼音:shù hài
注音:ㄕㄨˋ ㄏㄞˋ

竖亥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神话传说中的人物。

引证解释:

⒈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。

《淮南子·墬形训》:“使竖亥步自北极,至於南极,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。”
高诱注:“太章、竖亥,善行人,皆禹臣也。”
明唐寅《金粉福地赋》:“竖亥健步,寻源于三岛。”
清龚自珍《送徐铁孙序》:“大海际南斗, 竖亥不可復步。”

网络解释:

竖亥

  • 竖亥,中国上古神之一,在中国神话传说中,竖亥是一个步子极大,特别能走的人物。所以然乃因他发明原始标尺杆,同时运用《易学》发明个含的“勾股定律”,一并作直线距离及其水平高程目测心算而分别得名。此重大人物历史事件,即是原始“三代文明”开创贻始的“夏禹时代”,“战争英雄崇拜”终于得缘复归“文化英雄崇拜”的集中象征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shù
    • 注音ㄕㄨˋ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JCUF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形)跟地面垂直的:~井。

    (2)(形)从上到下的;从前到后的:画一条~线|~着再挖一道沟。

    (3)(动)使物体跟地面垂直:~电线杆。

    (4)(名)(~儿)汉字的笔画;形状是“|”。

    (5)〈书〉(名)年轻的仆人:~子。

    • 拼音hài
    • 注音ㄏㄞˋ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NTW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地支的第十二位。参看〔干支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