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电报
拼音:shuǐ diàn bào
注音:ㄕㄨㄟˇ ㄉ一ㄢˋ ㄅㄠˋ

水电报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在辛亥革命前夕的四川保路运动中,革命者为发动人民武装起义,将成都血案的消息写于木板之上,涂以桐油,投入江中,传遍各地,谓之“水电报”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在辛亥革命前夕的四川保路运动中,革命者为发动人民武装起义,将成都血案的消息写于木板之上,涂以桐油,投入江中,传遍各地,谓之“水电报”。

郭沫若《反正前后》第二篇:“对于远方的县份,当时的宣传方法是利用水电报。”

网络解释:

水电报

  • 在辛亥革命前夕的四川保路运动中,革命者为发动人民武装起义,将成都血案的消息写于木板之上(上书:“赵尔丰先捕蒲、罗,后剿四川,各地同志,速起自保自救”。),涂以桐油,投入府南河中,传遍各地,谓之"水电报"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shuǐ
    • 注音ㄕㄨㄟˇ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IIII

    (1)(名)水。

    (2)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;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;无色、无臭、无味的液体。

    (3)河流:汉~。

    (4)指江、河、湖、海、洋:~上人家。

    (5)(~儿)稀的汁:药~。

    (6)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:外~。

    (7)指洗的次数:这衣裳洗几~也不变色。

    (8)姓。

    • 拼音diàn
    • 注音ㄉㄧㄢˋ
    • 笔划5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JNV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闪电。

    (2)(名)一种重要的能源;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方面;如发光、发热、产生动力等。

    (3)(名)电报:急~。

    (4)(动)触电:~了我一下。

    (5)(动)打电报:我国政府~悉韩国政府。

    • 拼音bào
    • 注音ㄅㄠˋ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RBCY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告诉:~名|~账。

    (2)(动)回答:~友人书|~之以热烈的掌声。

    (3)(动)报答;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:~恩。

    (4)(动)报复:~仇|~怨。

    (5)(动)报应:现世~。

    (6)(名)报纸:日~|机关~|登~|看~。

    (7)(名)指某些刊物:画~|学~。

    (8)(名)指用文字报道消息或发表意见的某些东西:喜~|海~|黑板~。

    (9)(名)指电报:发~机|送~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