蜜烛
拼音:mì zhú
注音:ㄇ一ˋ ㄓㄨˊ

蜜烛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即蜡烛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即蜡烛。参见“蜡烛”。

《西京杂记》卷四:“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,蜜烛二百枚。”
宋翁元龙《绛都春·秋晚海棠与黄菊盛开》词:“花娇半面,记蜜烛夜阑,同醉深院。”

网络解释:

蜜烛

  • 蜜烛是一个汉语词语,即蜡烛。宋代以前,并没有今天由腊树而制作的蜡烛。那时所谓的蜡烛,又称蜜蜡。古代蜜和蜡不能分解,所以称作蜜烛。后来人们才学会在腊树上刮白膜制作蜡烛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ㄇㄧˋ
    • 笔划1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NTJ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蜂蜜;蜜蜂用采集的花蜜酿成的粘稠液体;黄白色;有甜味;供食用和药用。

    (2)(名)像蜂蜜的东西:~枣|糖~。

    (3)(形)甜美:甜言~语。

    • 拼音zhú
    • 注音ㄓㄨˊ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OJY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火炬。

    (2)(名)蜡烛:~光|~台|火~。

    (3)(动)〈书〉照亮;照见:火光~天|洞~其奸。

    (4)(量)俗称多少烛的电灯泡;指灯泡的瓦特数(并不是烛光数);如50烛的灯泡就是50瓦特的灯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