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髻
拼音:yì jì
注音:一ˋ ㄐ一ˋ

义髻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旧时妇女作修饰用的假发髻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旧时妇女作修饰用的假发髻。

《新唐书·五行志一》:“杨贵妃常以假鬢为首饰,而好服黄裙。近服妖也。时人为之语曰:‘义髻抛河里,黄裙逐水流。’”
宋洪迈《容斋随笔·人物以义为名》:“自外入而非正者曰义……衣裳器物亦然。在首曰义髻。”

国语词典:

假发。

网络解释:

义髻

  • 义髻,唐代妇女的一种发饰。贵妇人以假髻为饰,即古之假髻,唐代称“义髻”。据传,杨贵妃常以义髻为首饰,以铁丝加发编织成。另有一种义髻以薄木制成髻式,上面缀以珠宝或放以彩画,称为“木髻”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ㄧˋ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QI
    • 五行

    1.  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:正义。义不容辞。义无反顾。仗义直言。

    2.  合乎正义或公益的:义举。义务。义愤。义演。见义勇为。

    3.  情谊:义气。恩义。义重如山。

    4.  意思,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:意义。含义。释义。微言大义。

    5.  指认为亲属的:义父。

    6.  人工制造的(人体的部分):义齿。义肢。

    7.  姓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ㄐㄧˋ
    • 笔划1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DEFK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梳在头顶上的发结:高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