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箾
拼音:xiàng xiāo
注音:ㄒ一ㄤˋ ㄒ一ㄠ

象箾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传说中周文王时代的乐舞。

引证解释:

⒈ 传说中周文王时代的乐舞。
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见舞《象箾》、《南籥》者,曰:‘美哉!犹有憾。’”
杜预注:“《象箾》,舞所执;《南籥》,以籥舞也。皆文王之乐。”
孔颖达疏:“杜云‘皆文王之乐’,则《象箾》与《南籥》各是一舞。 《南籥》既是文舞,则《象箾》当是武舞也。”
章炳麟《訄书·辨乐》:“及其动容以象功德,若古之为《韶》、《濩》、《象箾》者,待事而作,於生民不为亟,其成性易俗,各视其方面而异齐。”

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xiàng
  • 注音ㄒㄧㄤˋ
  • 笔划11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QJEU
  • 五行

(1)(名)哺乳动物;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。

(2)(名)形状;样子:万~更新。

(3)(动)仿效;摹拟:~形|~声。

(4)(名)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:他的面貌~他哥哥。

(5)(副)好象:~要下雨了。

(6)(连)比如:~刘胡兰、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;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。

  • 拼音shuò,xiāo,qiào
  • 注音ㄕㄨㄛˋ,ㄒㄧㄠ,ㄑㄧㄠˋ
  • 笔划15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TIEJ

shuò

1. 古代跳舞人手中拿的竿状舞具。

2. 以竿击人。

xiāo

1. 古同“箫”。

qiào

1. 古同“鞘”,装刀剑的套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