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醍
拼音: | qí tí |
注音: | ㄑ一ˊ ㄊ一ˊ |
齐醍的意思
词语解释:
古代用于祭祀的一种浊酒,呈红赤色。
引证解释:
⒈ 古代用于祭祀的一种浊酒,呈红赤色。参见“緹齐”。
引《隋书·音乐志上》:“齐醍在堂,笙鏞在下。”
网络解释:
齐醍
字义分解
- 拼音qí,zhāi
- 注音ㄑㄧˊ,ㄐㄧˋ,ㄗ,ㄓㄞ
- 笔划6
- 繁体齊
- 五笔YJJ
1.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:齐整。参差不齐。
2. 达到,跟什么一般平:见贤思齐。河水齐腰深。
3. 同时;同样;一起:齐名。齐声。齐心协力。一齐前进。
4. 全;完全:齐全。人到齐了。
5.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、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。
6. 中国朝代名:南朝齐。北朝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