鹳雀楼
拼音:guàn què lóu
注音:ㄍㄨㄢˋ ㄑㄩㄝˋ ㄌㄡˊ

鹳雀楼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河中府的名胜。原在山西·蒲州府西南(今永济县),前瞻中条山,下瞰大河。因常有鹳雀栖息,故名。后为水冲没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唐代河中府的名胜。原在山西蒲州府西南(今永济县 ),前瞻中条山,下瞰大河。因常有鹳雀栖息,故名。后为河水冲没。

唐李益《同崔颁登鹳雀楼》诗:“鸛雀楼西百尺檣,汀洲云树共茫茫。”
宋沉括《梦溪笔谈·艺文二》:“河中府鸛雀楼,三层,前瞻中条,下瞰大河。”
清王士禛《河中感怀寄诸兄》诗:“京华故国俱千里,心折西风鸛雀楼。”

国语词典:

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城上的一座楼亭。因常有鹳雀栖息其上,故称为「鹳雀楼」。

网络解释:

鹳雀楼 (名楼)

  • 鹳雀楼,又名鹳鹊楼,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,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。始建于北周 ,由于楼体壮观,结构奇巧,加之周围风景秀丽,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,以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最富盛名。1997年12月,该楼的复建工程开始,2002年9月26日,新鹳雀楼落成并开始接待游人。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,四檐三层。
    • 1、我们举《登鹳雀楼》这首诗来说明近体诗最基本的格律要求,此外五言绝句还有三种平仄格式,共四种格式。
    • 2、孔新冶笑了笑,便又与学生们反复讲解朗读李白的《将进酒》、《关山月》,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,王之涣的《登鹳雀楼》等,都是家喻户晓的名篇。
    • 3、岱祠岑楼,登楼远眺,北望铁镰山峦、南视太华三峰,与永济鹳雀楼隔黄河而并立。
    • 4、《登鹳雀楼》罗宁知道,应该是一个叫王之涣的诗人写的,后面还有一句是“更上一层楼”。 
    • 5、这是爱情的回音;徘徊于普救寺中我又宛如走进梦幻般的《西厢》;登上相距不过千米的鹳雀楼,凭栏远眺,耳边似乎响起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”。
    • 6、鹳雀楼心境则包含了饱经风霜、回家途中的人生智慧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guàn
    • 注音ㄍㄨㄢˋ
    • 笔划2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AKKG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鸟名;羽毛有灰色;白色或黑色;嘴长而直;形状像鹤。住在江、河、湖、沼的旁边;捕食鱼、虾等。常见的有白鹳、黑鹳两种。

      • 拼音què,qiāo,qiǎo
      • 注音ㄑㄩㄝˋ,ㄑㄧㄠ,ㄑㄧㄠˇ
      • 笔划11
      • 繁体
      • 五笔IWYF

      què

      1. 鸟类的一科,吃粮食粒和昆虫。特指“麻雀”,泛指小鸟:雀跃(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)。雀盲(即“夜盲症”)。雀斑。雀噪(名声宣扬,含贬义)。

      qiāo

      1. 〔雀子〕即“雀斑”。

      qiǎo

      1. 义同(一),用于一些口语词:雀盲眼(即“雀(què )盲”)。家雀。

      • 拼音lóu
      • 注音ㄌㄡˊ
      • 笔划13
      • 繁体
      • 五笔SOVG
      • 五行

      (1)(名)楼房;两层以上的房子:一座~|大~|高~大厦。

      (2)(名)楼房的一层:一~|二~。

      (3)(名)(~儿)房屋或其他建筑物上加盖的一层房子:城~。

      (4)(名)用于某些店铺的名称:首饰~|萃华~。

      (5)(名)(Lóu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