弭兵
拼音: | mǐ bīng |
注音: | ㄇ一ˇ ㄅ一ㄥ |
弭兵的意思
词语解释:
(书)(动)停止战争。
引证解释:
⒈ 平息战事;停止战争。
引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晋楚许之,我焉得已。且人曰弭兵,而我弗许,则固携吾民矣,将焉用之?”
宋陆游《南唐书·元宗纪》:“及福州、湖南再丧师,知攻取之难,始议弭兵务农。”
明钱嶪《悯黎咏》:“息火当息薪,弭兵当弭飢。”
郭沫若《女神·棠棣之花》:“近来虽有人高唱弭兵,高唱非战,然而唱者自唱,争者自争。”
国语词典:
平息战争。
网络解释:
弭兵
- 1、是以日后弭兵之策,专在于养兵。
- 2、弭兵说的兴起,是近代西方和平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回响,也是世界主义思想传统在晚清知识界延续的象征。
- 3、祥越王国秉承和平理念,希望把血雨腥风的战争转化为对抗性体育赛事,以此释放人类心中的暴戾疯狂之气,达到弭兵罢战之效。
- 4、拥力而避战,交言而弭兵,不战而屈人,以战而止战方位上策。
- 5、向戍弭兵就标志着大国争霸战争从此接近尾声,各国内部的倾轧斗争上升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。
- 6、春秋时期,为了制止各国之间的战争,晋、楚、鲁及其他一些小诸侯国,在虢国举行了弭兵之盟。
字义分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