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甲
拼音:mǎ jiǎ
注音:ㄇㄚˇ ㄐ一ㄚˇ
词性: 名词

马甲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马甲mǎjiǎ

(1) 马身披的铠甲

armor on horse

(2) 〈方〉背心

vest

引证解释:

⒈ 马的护身甲。

《旧五代史·汉书·高祖纪上》:“明宗与梁人对栅於德胜,时晋高祖为梁人所袭,马甲连革断,帝輟骑以授之,取断革者自跨之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五五回:“呼延灼领了钧旨,带人往甲仗库关支, 呼延灼选讫铁甲三千副,熟皮马甲五千副。”

⒉ 干贝。江珧肉柱。

宋朱熹《次秀野杂诗韵又五绝》:“向来试吏著南冠,马甲蠔山得飫餐。”
宋周必大《周愚卿江西美刘棠仲同赋江珧诗牵强奉答》:“珠剖蚌胎那畏鷸,柱呈马甲更名珧。”
清陆以湉《冷庐杂识·蜜丁马甲》:“蜜丁曾共品,马甲亦同名。”

⒊ 方言。背心。

清俞樾《茶香室三钞·罩甲》:“国朝王应奎《柳南续笔》云:‘今人称外套曰罩甲。’……按,今吴中犹有马甲之称,当即由罩甲而得。”
张天翼《夏夜梦》:“那件密密扣着的马甲--把她显得更加瘦小。”

⒋ 清八旗制的兵丁。

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十一:“然惟驍骑营之马甲、领催、匠役隶之。”
原注:“满洲、蒙古每佐领下马甲二十人…… 汉军每佐领下马甲四十二人。”
章炳麟《訄书前录·客帝匡谬》:“圈地之满蒙,驻防之八旗,无置马甲,而除其名粮,一切受治於郡县。”

国语词典:

战马身上所披的甲衣。

网络解释:

马甲 (干贝别称)

  • 马甲是干贝的别称,软体动物,肉柱称“江珧柱”,干制后又称“干贝”,是珍贵的海味品。亦称“玉珧”,出自《周愚卿江西美刘棠仲同赋江珧诗牵强奉答》。
  • 马甲 (网络词汇)

  • 为了让认识你的人猜不到,在常用的用户名外再注册的其他名字,叫穿马甲。一般论坛明令禁止使用马甲闹事这种现象,管理员等特权阶级是可以查到你的IP并查封的,但你如果是动态IP或者使用代理的话,封IP是很难的。
  • 一个现实人在同一论坛注册多于2个(含2个)ID并同时使用时,常用的或知名度较高的那个ID一般称为主ID,其他ID称为马甲ID,简称马甲。 “替身”是其延伸义之一。
  • 在网络中,在论坛上,马甲泛指同一个IP地址的不同ID。
  • 基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人性格的多面性,马甲是网络虚拟社会普遍存在、不可消除的一种现象。马甲的存在,使网络比现实社会更接近人性,也更具吸引力。
  • 马甲的近反义词

    近义词

    • 无袖
    • 1、总的来说,习性相近、性情温和、鱼体大小相仿的品种可以混养,如温和的接吻鱼、温柔的神仙鱼、七彩凤凰、红玫瑰、珍珠马甲、蓝曼龙等都可混养。
    • 2、录像中最令人难忘的部分可能是身着白色紧身衣裤,外配绿色马甲,在翻倒的汽车里用小钳子夹起碎石的景象。
    • 3、网络千奇百怪,姑娘救人叫卖。寂寞抽的是风,楼上楼下楼盖。灌水难解干旱,网上拍砖厉害。抓狂吐血才嗨,上火星痛快!送你护体马甲,杀敌金刚不坏!
    • 4、没用的,楼主,就算你怎么换马甲都是没有用的,你的亿万拥戴者早已经把你认出来了,你一定就是传说中的最强。
    • 5、他指不定开了多少马甲在这儿到处骂人、姿意妄为,自己不干净,论坛当然乌烟瘴气。
    • 6、据悉,从礼帽西装到马甲靴裤,各类潮装造型都是他亲自拍板,很多服装饰物都是他专门从日本带回来的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ㄇㄚˇ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CNNG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哺乳动物;颈部有鬃;四肢强健;善跑;是重要的力畜之一;皮可制革。

    (2)(形)大:~蜂|~勺。

    (3)(Mǎ)姓。

    • 拼音jiǎ
    • 注音ㄐㄧㄚˇ
    • 笔划5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LHNH

    (1)(名)天干的第一位。参看〔干支〕。

    (2)(动)居第一位:~等|桂林山水~天下。

    (3)(名)(Jiǎ)姓。

    (4)(名)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:龟~。

    (5)(名)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:指~。

    (6)(名)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;用金属、皮革等制成:盔~|装~车。

    (7)(名)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;参看〔保甲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