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纂
拼音: | xiū zuǎn |
注音: | ㄒ一ㄡ ㄗㄨㄢˇ |
修纂的意思
词语解释:
修纂
(1) 编写
例
英
引证解释:
⒈ 编撰;编写。
引宋曾巩《英宗实录院申请》:“乞下尚书司封,疾速检借嘉祐八年四月至治平四年正月八日已前,中书除改百官官位姓名勑黄,照证修纂。”
明叶盛《水东日记·南都人物之盛》:“志勤修纂,如学士周公。”
陈天华《警世钟》:“到了乾隆年间,修纂国史,把投降他的官员,如洪承畴等,尽列在《贰臣传》中。”
网络解释:
修纂
- 1、介绍了广西历代地方志的修纂概况,分析了广西历代方志的价值,并讨论了广西历代方志的整理与保护问题。
- 2、方志修纂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官修形式,统一的编纂体例,在编修中重视援引国史编纂的方法和要求。
- 3、把家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珍贵,四代人修纂和保存了清朝末年。
- 4、先后任翰林院修纂、军机处章京、右春坊右中允等职。
- 5、这些著作的修纂意义不只在于为皇帝歌功颂德,更为后人提供统治的样板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xiū
- 注音ㄒㄧㄡ
- 笔划9
- 繁体修
- 五笔WHTE
- 五行金
1. 装饰,使完美:修饰。修辞。装修。
2. 整治,恢复完美:修复。修治。修缮(修理)。修浚(修理疏通)。修好。修明(古代指政治清明)。
3. 剪或削:修剪。
4. 兴建,建造:修建。修筑。
5. 编纂,撰写:修书。修史。修纂。
6. (学问,品行方面)钻研、学习、锻炼:修学。修业。修养。
7. 长(
),高:修长。8.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,并付诸行动:修行。修女。
9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