鉴察
拼音: | jiàn chá |
注音: | ㄐ一ㄢˋ ㄔㄚˊ |
鉴察的意思
词语解释:
亦作'鉴察'。
见'鉴察'。
见'鉴察'。
引证解释:
⒈ 亦作“鉴察”。亦作“鉴詧”。鉴别,察看。
引《晋书·吕光载记》:“鑑察成败,远侔古人。”
唐白居易《祭中书韦相公文》:“今兹荐奠,不设荤腥,庶几降临,鉴察精意。”
明无名氏《临潼斗宝》第一折:“非微臣自称许,主公便宜鑑察。”
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》:“并无确切同谋实据,故续电请从缓电奏,当蒙鉴詧。”
国语词典:
明察。通常用于公文中对上级机关或首长的期望及目的语。《三国演义.第六回》:「今无故捐宗庙,弃皇陵,恐百姓惊动。天下动之至易,安之至难,望丞相鉴察。」也作「鉴察」。
网络解释:
鉴察
- 1、充腹之余,铭肌载切,谨修状陈谢,伏维鉴察,谨状。
- 2、我等七人中,但有私意者,天地诛灭,神明鉴察!
- 3、则加黎雅临死时喊说愿上主鉴察,加以追究!
- 4、你已经试验我的心,你在夜间鉴察我,你熬炼我,却找不著甚么。我立志叫我口中没有过失。
- 5、耶和华的眼目,无处不在恶人善人,他都鉴察。
- 6、人间私语,天闻若雷;暗室欺心,神目如电。出自:宋·陈元靓《事林广记·警世格言》谓为人不要做亏心事,因为天威神录在鉴察着一切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jiàn
- 注音ㄐㄧㄢˋ
- 笔划13
- 繁体鑒
- 五笔JTYQ
- 五行金
(1)(名)镜子(古代用铜制成)。
(2)(动)照:水清可~。
(3)(动)仔细看;审察:~别|~定。
(4)(名)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:引以为~|前车之覆;后车之~。
(5)(动)旧式书信套语;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;表示请人看信:惠~|台~|钧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