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数
拼音:xià shù
注音:ㄒ一ㄚˋ ㄕㄨˋ

夏数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指夏历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指夏历。 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:“火出,于夏为三月,于商为四月,于周为五月。

夏数得天。”
杜预注:“得天正。”
孔颖达疏:“斗柄所指,一岁十二月分为四时, 夏以建寅为正,则斗柄指东为春,指南为夏,是为得天四时之正也,若殷周之正则不得正。”
《逸周书·周月》:“万物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天地之正,四时之极,不易之道, 夏数得天,百王所同。”
清夏炘《学礼管释·释<周礼>时月》:“而时从夏正,月从周正,或未剖析,是以表而出之如左,以为治《周礼》者一助,且以明夏数得天, 周人并不废之。”

网络解释:

夏数

  • 夏数是汉语词汇,拼音xià shù,指夏历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xià
    • 注音ㄒㄧㄚˋ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DHTU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夏季:~日。

    (2)(名)朝代名;禹所建:~朝。

    (3)(名)指中国:华~。

    (4)(名)姓。

    • 拼音shù,shǔ,shuò
    • 注音ㄕㄨˋ,ㄕㄨˇ,ㄕㄨㄛˋ
    • 笔划1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OVTY

    shù

    1. 表示、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:数目。数量。数词。数论(数学的一支,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)。数控。

    2. 几,几个:数人。数日。

    3. 技艺,学术:“今夫弈之为数,小数也”。

    4. 命运,天命:天数。气数。

    shǔ

    1. 一个一个地计算:不可胜数。数九。

    2. 比较起来突出:数得着。

    3. 责备,列举过错:数落。

    4. 谈论,述说:数说。数典忘祖(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,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)。

    shuò

    1. 屡次:数见不鲜(亦称“屡见不鲜”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