鸬鹚
拼音: | lú cí |
注音: | ㄌㄨˊ ㄘˊ |
词性: | 名词 |
鸬鹚的意思
词语解释:
鸬鹚
(1) 水鸟名,俗叫“鱼鹰”,羽毛黑色,有绿光,善捕鱼,生活在海滨,用树叶、海藻等筑巢。渔人常用来捕鱼。又名“乌鬼”,“水老鸦”
英
引证解释:
⒈ 亦作“鸕鶿”。 水鸟名。俗叫鱼鹰、水老鸦。羽毛黑色,有绿色光泽,颔下有小喉囊,嘴长,上嘴尖端有钩,善潜水捕食鱼类。渔人常驯养之以捕鱼。
引北齐颜之推《稽圣赋》:“黿鳖伏乎其阴,鸕鷀孕乎其口。”
唐杜甫《田舍》诗:“鸕鶿西日照,晒翅满鱼梁。”
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禽一·鸬鹚》:“鸕鷀,处处水乡有之。似鶂而小,色黑。亦如鸦,而长喙微曲,善没水取鱼,日集洲渚,夜巢林木,久则粪毒多令木枯也。南方渔舟往往縻畜数十,令其捕鱼。”
⒉ 鸬鹚陂的省称。
引明夏完淳《燕问》:“桑乾晓河, 鸕鷀夜岸,澄流綺望,素波若旦。”
⒊ 鸬鹚杓的省称。
引元罗志仁《木兰花慢·禁酿》词:“鸕鷀鸚鵡,且茶甌,蒲桃酿緑,空想芳馨。”
国语词典:
动物名。鸟纲鹈形目。形似鸦而黑,喉白,嘴长,善潜水捕鱼,喉下皮肤扩大成囊状,捕得鱼就置于囊内。
网络解释:
鸬鹚 (鹈形目鸬鹚属通称)
- 1、她像鸡崽遇到岩鹰,鱼崽遇到鸬鹚,手足无措了。
- 2、研究小组发现,曾经作为白头海雕捕食对象的海鸟种群,如布氏鸬鹚和卡辛氏海雀,在海峡群岛上的数量大大减少。
- 3、在这里,除了凤头麦鸡,喜水的还有同样超过千余只的鹭鸟,数量不少的赤麻鸭,傍晚数百只鸬鹚也经常来这里的杨树林里栖息。
- 4、许多观鸟爱者也愿意聚集在西湖,在苏堤锁澜桥,可以见到白鹭、翠鸟、鸬鹚、绶带鸟等。
- 5、鸬鹚又下去捉住鱼,再返回竹筏。
- 6、鱼鹰,学名“鸬鹚”,俗称“鱼老鸹”,被誉为潜水捕鱼高手,聪明的打鱼人驯化它们来捕鱼。
字义分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