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肌
拼音:kè jī
注音:ㄎㄜˋ ㄐ一

刻肌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1.古代指墨﹑劓﹑膑﹑刖之刑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古代指墨、劓、膑、刖之刑。

《后汉书·梁统传》:“五帝有流、殛、放、杀之诛, 三王有大辟、刻肌之法。”
李贤注:“刻肌谓墨、劓、臏、刖。”

网络解释:

刻肌

  • 后汉书卷三十四
  • 梁统列传
  • 三王有大辟、刻肌之法。〔二〕
  • 〔二〕 大辟,罪之大者,谓死刑也。刻肌谓墨、劓、膑、刖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ㄎㄜˋ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NTJ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用小刀子在竹、木、玉、石、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、文字等。

    (2)(名)古代用漏壶记时;一昼夜共一百刻。今用钟表计时;以十五分钟为一刻:五点一~开车。

    (3)(名)时间:顷~|立~|即~|此~。

    (4)(形)形容程度极深:深~|~苦。

    (5)(形)刻薄:尖~|苛~。

    (6)同“”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ㄐㄧ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EMN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肌肉;人体和动物体的一种组织;能收缩而引起器官的运动:二头~|~腱|~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