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涨
拼音:shàng zhǎng
注音:ㄕㄤˋ ㄓㄤˇ
词性: 动词

上涨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上涨shàngzhǎng

(1) 水位上升

江水在不断地上涨
rise;go up

(2) 商品价格上升

物价上涨
rise;go up

引证解释:

⒈ 水位升高。比喻商品价格腾贵。

王西彦《一个小人物的愤怒》:“自从内战起来以后,物价的上涨,简直远远地超出人们的想象能力。”
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六:“发了工资,不要说迟了一天买东西了,就是迟了一小时半小时,物价也要上涨。”

⒉ 增长。

毛泽东《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》:“农业、工业、贸易不是一年一年地上涨,而是停滞不进,甚至下降,便证明那个地方的党政军工作人员还没有学会经济工作。”

国语词典:

水位或物价升高。

如:「台风过境,蔬果的价格又要上涨了。」

词语翻译

英语
to rise, to go up
德语
steigen (V)​
法语
s'élever, monter

网络解释:

上涨

  • 上涨,词组读音:shàng zhǎng。词意指向上升涨。多指价格升高。例如:物价上涨而工资不涨的情况是人们所不愿看到的。
  • 上涨的近反义词

    • 1、海水不断上涨,傍晚时达到了高潮。
    • 2、这些资金已经在敏感的市场上为价格上涨火上浇油了。
    • 3、由于战争的关系,京城物价上涨厉害,以至于米珠薪桂,很多人都快要饿肚子吃不起饭了。
    • 4、随着地价上涨,不少厂由城内迁移到地价较低的远郊区。
    • 5、春潮不断上涨,还夹带着密密细雨。荒野渡口无人,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。
    • 6、近日来大雨如注,河水的水位迅速上涨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shàng,shǎng
    • 注音ㄕㄤˋ,ㄕㄤˇ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HHGG
    • 五行

    shàng

    1. 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:楼上。上边。

    2.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上古。上卷。

    3. 等级和质量高的: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

    4. 由低处到高处:上山。上车。上升。

    5. 去,到:上街。

    6. 向前进:冲上去。

    7. 增加:上水。

    8. 安装,连缀:上刺刀。上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

    9. 涂:上药。

    10.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:上课。上班。

    11. 拧紧发条:上弦。

    12. 登载,记:上账。

    13. 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:晚上。桌上。组织上。

    14. 用在动词后边,表示开始、继续、趋向、完成:爬上来。锁上。选上代表。

    15.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:上年纪。

    16.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“1”。

    shǎng

    1. 〔上声〕汉语声调之一,普通话上声(第三声)。

    • 拼音zhǎng,zhàng
    • 注音ㄓㄤˇ,ㄓㄤˋ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IXTY
    • 五行

    zhǎng

    1. 水量增加,水面高起来:涨潮。涨落。涨水。河水暴涨。

    2. 价格提高:涨价。涨钱。物价飞涨。

    zhàng

    1. 体积增大:豆子泡涨了。

    2. 他涨红了脸。

    3. 多出来:涨出十块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