鹰扬
拼音: | yīng yáng |
注音: | 一ㄥ 一ㄤˊ |
鹰扬的意思
词语解释:
1.古代武官名号。
2.武事的代称。
3.逞威;大展雄才。
4.威武貌。
2.武事的代称。
3.逞威;大展雄才。
4.威武貌。
引证解释:
⒈ 威武貌。
引《诗·大雅·大明》:“维师尚父,时维鹰扬。”
毛传:“鹰扬,如鹰之飞扬也。”
《后汉书·陈龟传》:“臣无文武之才,而忝鹰扬之任。”
元萨都剌《威武曲》:“当年意气何鹰扬,手扶天子登龙牀。”
清孙枝蔚《苦雨杂诗》之四:“吕尚钓磻溪竟展鹰扬志。”
⒉ 武事的代称。
引太平天囯洪仁玕《干王洪宝制》:“况我真圣主文武同科,鹿鸣与鹰扬并重。”
⒊ 逞威;大展雄才。
引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:“羣小竞进,秉国之位,鹰扬天下,乌钞求饱,吞肌及骨,并噬无猒。”
三国魏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昔仲宣独步於汉南, 孔璋鹰扬於河朔。”
唐胡曾《鸿门》诗:“项籍鹰扬六合晨, 鸿门开宴贺亡秦。”
明沉鲸《双珠记·并拜荣陛》:“虎奋三军,鹰扬千里,可信是青云器。”
⒋ 古代武官名号。参见“鹰扬府”。
引《北史·隋纪下·炀帝》:“壬辰, 雁门贼帅尉文通,聚众三千,保於莫壁谷,遣鹰扬杨伯泉击破之。”
唐刘禹锡《武夫词》:“借问胡为尔?列校在鹰扬。”
国语词典:
威武奋扬如鹰。
网络解释:
鹰扬
- 1、怀着恶搞心情的李清换上他刚下发的鹰扬校尉的军官制服,志高气扬地便踏进了乐陶居。
- 2、索古鹰扬虎视地瞪着开枪的刘吉绪,冷冷地说道“执法犯法,罪加一等,你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。
- 3、以班田制的农户为基础,于天下各郡、县要冲设军府,称鹰扬府,依编制规模大小分置上、中、下、三等,府主官为鹰扬郎将。
- 4、秦陆环顾四周,虎视鹰扬,霸气君临天下“降者不杀!”。
- 5、吕望当年渭水滨,丝纶半卷海霞清;有朝得遇文王日,载上安车赍阙京;嘉言谠论为时法,大展鹰扬敦太平。
- 6、青龙学院弃徒叶石,自边荒走出,逆流而上,虎视鹰扬,打爆一切敌手。
字义分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