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臣
拼音: | shǐ chén |
注音: | ㄕˇ ㄔㄣˊ |
使臣的意思
词语解释:
使臣
(1) 旧指奉使命往来国际间的官员
英
(2) 宋朝专管缉捕的武官
例
英
引证解释:
⒈ 宋代府属专管缉捕的官员。参见“使臣房”。
引《醒世恒言·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“﹝大尹﹞即差缉捕使臣,带领几个做公的,押张霸作眼,前去捕获……缉捕使臣一径来到秋公园上。”
⒉ 身负君命,出使外国的官员。
引《诗·小雅·皇皇者华》小序:“皇皇者华,君遣使臣也,送之以礼乐,言远而有光华也。”
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﹝秦﹞愿以甲子合战,以正殷紂之事,敬使使臣先闻左右。”
唐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开元已前,有事于外,则命使臣,否则止。”
清王韬《使才》:“使臣以忠诚外结异国之知,内为朝廷耳目之寄,诸国有意外大事,立即奏闻,其职綦重焉。”
⒊ 泛称皇帝所派遣负有专门使命的官员。
引《后汉书·张酺传》:“张酺反作色大言,怨让使臣。”
宋周密《齐东野语·谢惠国坐亡》:“使臣至是一力回护,幸而免焉。”
清孙枝蔚《句容遇牙含章请题二颜公祠》诗:“身作使臣岁復岁,生死何曾闻金鑾。”
国语词典:
奉使命往来国际间的官员。
网络解释:
使臣
- 1、按使臣又是宋朝特有的官名,是八、九品小武官的总称。
- 2、百官群僚、番国使臣朝贺天后于肃天门,山呼千岁,内外命妇人谒。
- 3、适时,又发现元朝派遣使臣至滁州,劝说郭子兴投降,郭子兴大惊失色,严责朱元璋失计。
- 4、箭紫髯碧眼号英雄,能使臣僚肯尽忠。二十四年兴大业,龙盘虎踞在江东后世对孙权的评价。
- 5、前些日子王运派了个使臣来探我,说是过去受鞑子逼迫,无奈与大宋为敌,现今翻然悔悟要诚心做大宋属国。
- 6、忽都思得到消息,明白这正是决战的天赐良机,于是立刻将蒙古使臣斩首示众,然后征发举国之兵,准备前往叙利亚同怯的不花决一死战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shǐ
- 注音ㄕˇ
- 笔划8
- 繁体使
- 五笔WGKQ
- 五行金
1. 用:使用。使劲。使役。使力。使钱。
2. 派,差谴:使唤。使命。使女。
3. 让,令,叫:迫使。
4. 假若:假使。即使。
5. 奉命办事的人:使者。大使。公使。使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