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橹
拼音:lóu lǔ
注音:ㄌㄡˊ ㄌㄨˇ

楼橹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古代军中用以瞭望、攻守的无顶盖的高台。建于地面或车、船之上。

引证解释:

⒈ 亦作“楼樐”。古代军中用以瞭望、攻守的无顶盖的高台。建于地面或车、船之上。

《后汉书·公孙瓒传》:“今吾诸营楼樐千里,积穀三万斛,食此足以待天下之变。”
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初,帝造战车,可驾数牛,上作楼櫓,置於塞上,以拒匈奴。”
《北史·王思政传》:“於是修城郭,起楼櫓,营田农,积芻秣,凡可以守御者皆具焉。”
宋王安石《澶州》诗:“南城草草不受兵,北城楼櫓如边城。”

国语词典:

古代供守兵瞭望敌军动静的无顶盖高台。

网络解释:

楼橹

  • lóulǔ
  • [a movable wooden watchtower] 守城或攻城用的高台战具。
    • 1、于是修城郭,起楼橹,营田农,积刍秣,凡可以守御者皆焉。 ()
    • 2、古兰州“面山为城,倚河为津”,其建筑“垣墉高坚,雉堞鳞次,楼橹翼然”,处处呈现出阳刚之美。
    • 3、我所见过的保存完的古城墙,垛堞绵延,楼橹耸峙。
    • 4、兵械方面,制造刀、枪、弓矢、弩、六纛、旗帜、五方旗、号角、鼙、兵符、云梯、楼橹、砲、剑、射御等。
    • 5、楼橹高十余丈,绵亘数十里,旗族戈盾,望之如山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lóu
    • 注音ㄌㄡˊ
    • 笔划1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SOVG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楼房;两层以上的房子:一座~|大~|高~大厦。

    (2)(名)楼房的一层:一~|二~。

    (3)(名)(~儿)房屋或其他建筑物上加盖的一层房子:城~。

    (4)(名)用于某些店铺的名称:首饰~|萃华~。

    (5)(名)(Lóu)姓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ㄌㄨˇ
    • 笔划1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SQGJ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使船前进的工具;比桨长、大;安在船梢或船旁。

    (2)(名)〈书〉大盾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