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手
拼音:qǐ shǒu
注音:ㄑ一ˇ ㄕㄡˇ
词性: 动词

起手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动手或下手。
起事;起义。
起头;开始。
特指着围棋时下第一子。
即稽首。出家人行敬礼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动手或下手。

《水浒传》第三七回:“却先问兄弟讨起,教他假意不肯还我,我便把他来起手。”
《老残游记》第十回:“天已不早了,请起手罢。”
徐志摩《我所知道的康桥》:“你初起手尝试时,容易把船身横住在河中,东颠西撞的狼狈。”

⒉ 起事;起义。
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一:“我们一同起手的人,他两个有造化,落在这里。我如何能够也同来这里受用。”
《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历史歌谣选·穷人安心种庄田》:“捻子起手涡河边,官兵吓得把城关。”
梁斌《播火记》三四:“自从红军起手, 二贵心上老是乐得不行。”

⒊ 起头;开始。

明冯梦龙《挂枝儿·趁船》:“夜来光景都瞧破,起手儿是怎么样,结末又如何。”
清郑燮《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》:“起手便错走了路头,后来越做越坏,总没有个好结果。”
陈翔鹤《悼--》:“从起手处,她似乎显得十分的聪明,谁知到了后来,她的笨拙,竟随着时日,一天一天的增涨了。”

⒋ 特指着围棋时下第一子。 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庄岳委谈上》:“今弈多以三六二四等起手,然前此或不尽尔。

《集异记》:‘ 王积薪避乱,夜投一茅屋,有姑妇暗中以口弈。始云以东五南九置子,次东五南十二,至三十六而止。’其説虽极诡诞,然可以知唐世起手。”
《西湖佳话·灵隐诗迹》:“知府遂着起手。老猿将手格住,右手就将一子,放在当心。”

⒌ 即稽首。出家人行敬礼。

《西游记》第一回:“猴王近前叫道:‘老神仙!弟子起手了。’”
明冯梦龙《邯郸梦·群仙聚会》:“众仙起手介。”
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下六:“我们是驼子作揖,起手不难。”

国语词典:

下手、著手。

如:「观棋不语真君子,起手无回大丈夫。」

网络解释:

起手

  • 起手,词组读音:qǐ shǒu。即稽首。有多种意思,出自中国古文。词组含义:⑴动手或下手。⑵起事;起义。⑶起头;开始。
    • 1、让我们携起手来,同舟共济,共同驶向美的彼岸。
    • 2、戌时将近,小四准备着食盒,我悄悄摸进了厨房,神不知鬼不觉站在了他背后,举起手中的棍子朝他后脑勺砸了下去。
    • 3、大暑应当这样度过:拿起手机给朋友发送信息,祝福平安度大暑。条数不要多,一条就。字数不要多,说清就。言语不用犀利,用心就。
    • 4、猜先的结果是洪术执黑先行,他起手放了个二连星,徐丽则以错小目应对,洪术看她刚开始便摆出一副捞实地的样子,心道便让你遂意了。
    • 5、想家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,想家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。对于常年在外的我们来说,家是我们永远的牵挂。有空有时间的时候,拿起手中的电话给家人打个电话吧,他们可能就守在电话旁等着听我们的声音!
    • 6、每停一次车,就使劲拉起手煞车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ㄑㄧˇ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FHNV
    • 五行

    [ qǐ ]

    1.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:起床。起立。起居。起夜。

    2. 离开原来的位置:起身。起运。起跑。

    3. 开始:起始。起码(最低限度,最低的)。起步。起初。起讫。起源。

    4. 拔出,取出:起锚。起获。

    5. 领取(凭证):起护照。

    6. 由下向上,由小往大里涨:起伏。起劲。起色。

    7. 发生,产生,发动,提出:起风。起腻。起敬。起疑。起义。起诉。

    8. 长出:起痱子。

    9. 拟定:起草。

    10. 建造,建立:起房子。白手起家。

    11. 群,组,批:一起(一块儿)。

    12. 量词,指件,宗:一起案件。

    13. 自,从:起小儿就淘气。

    14. 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趋向:想起。掀起。兴(xīng)起。

    15. 用在动词后,与“来”连用,表示动作开始:唱起来。

    16. 用在动词后,常与“不”或“得”连用,表示胜任;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:看不起。经得起检验。

    • 拼音shǒu
    • 注音ㄕㄡˇ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RTGH

    (1)(名)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。

    (2)(动)拿着:人~一册。

    (3)(形)小巧而便于拿的:~册|~折。

    (4)(形)亲手:~抄。

    (5)(~儿)量词;用于技能、本领:他真有两~。

    (6)(名)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:选~|能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