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逆
拼音: | dà nì |
注音: | ㄉㄚˋ ㄋ一ˋ |
大逆的意思
词语解释:
封建时代称危害君父﹑宗庙﹑宫阙等罪行为'大逆'。为'十恶'之一。
引证解释:
⒈ 封建时代称危害君父、宗庙、宫阙等罪行为“大逆”。为“十恶”之一。
引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夫外挟强秦之威,以内劫其主,以求割地,大逆不忠,无过此者。”
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间者诸吕用事擅权,谋为大逆,欲以危刘氏宗庙。”
《唐律·名例·十恶》:“二曰谋大逆。”
原注:“谓谋毁宗庙、山陵及宫闕。”
国语词典:
旧称不利于君主的行为。
网络解释:
大逆
- 1、女子楚服等坐为皇后巫蛊祠祭祝诅,大逆无道,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。
- 2、皇上,此人已经走火入魔,常人万难理喻,皇上也不必理会他狂犬吠日詈骂君父的大逆之言!
- 3、不足以告倒庄允城?且再找几处大逆不道的文字出来,明日再写一张禀帖,递进将军府去。
- 4、即使宁王大逆无道,指日也就要歼灭,我何勿及早去邪归正、作一个人?且有我这样本领,归顺朝廷,也可博得个功名,何必定要俯顺逆贼?
- 5、郝某一介朝廷官员,岂可说这种大逆不道言语?本官誓死不从。
- 6、中国古代讲究“秋冬行刑”,即凡被判处死罪的人,立春时不能执行,必须等到秋后才能处决,除谋反大逆等“决不待时”以外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dà,dài
- 注音ㄉㄚˋ,ㄉㄞˋ,ㄊㄞˋ
- 笔划3
- 繁体大
- 五笔DDDD
dà
1.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2. 指大小的对比,比如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3.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
4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
5. 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
6. 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7. 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
8. 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9.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
dài1. 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2. 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tài1. 古通“太”。
2. 古通“泰”。
与大逆相关的词语